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作品评述

《酬刘和州戏赠》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钱唐山水接苏台,
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
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珮啼相送,
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
长抛春恨在天台。

诗意:
诗中描述了白居易回赠给刘和州的一首诗。诗人以钱塘山水与苏台山水相接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刘和州的赞赏和敬意。白居易自谦才能平平,但在政治事务上不争名利,专心学习。他认为自己的风情旧有且将来依然如故。诗人以双蛾解下佩环啼叫相送,五马鸣响珂珮(古代妇女佩带的一种装饰品)笑着返回,与刘和州的行迹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对刘和州的羡慕之情。最后,白居易抒发了自己长期抛却春天的忧愁,将其留在了天台。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白居易对刘和州的敬佩和羡慕之情。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他与刘和州不同的生活态度。白居易自称愧不才,但强调自己在政事上不争名利,专心学习,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推崇。他认为自己的风情旧有且将来依然如故,暗示了自己的诗才将继续流传。通过描述双蛾解下佩环啼叫相送、五马鸣响珂珮笑着返回,与刘和州的行迹相对比,表达了对刘和州才能和成就的赞赏之情。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长期抛却春天的忧愁,将其留在了天台,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刘和州的景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嘲和对世俗纷扰的隐忧。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折射出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弦歌不救鲁,告谕难入巴。世事蛇赴壑,吾生狗丧家。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荷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闻道休官能自适,惠在贻问更相宽。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文行学曾颜,才名孰可攀。仁风清郡国,和气满江山。暂抑提雄漕,行当簉近班。须知揽辔暇,大智养闲闲。

七八叶芦秋水里,两三个雁夕阳边。笔头到处浑无碍,扫破寒潭一簇烟。

柳色花光映晓云,半窗红日已东升。行人隔水自相语,无数莺啼闻不曾。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凉人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灯花红。光摇珠箔梧桐月,香透纱厨茉莉风。欹枕觉来人不寐,捻须吟罢句难工。小蛮问我诗成未,诗在池塘草梦中。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杨子江边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柳丝换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花间千骑两朱轮。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激箭波涛上,为梁木石雄。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潦集连艘断,冰融一水通。询谋自谁可,贤有赞皇公。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认真。少知行路恶,老爱在家贫。宁接古时鬼,怕逢今世人。涧松方卧雪,野草亦争春。

两祖门中种阴德,名塞四海世有人。诸儿莫断诗书种,解有无双耸搢紳。人间卿相何足道,胸次诗书要不忘。男儿邂逅起屠钓,何如林下日月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