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相里烛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
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
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
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

作品评述

诗词《送相里烛》是唐代方干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逢未有具体约定的时间,送别的地方已经确认好了。不能保持年轻的容颜不老,何必忍受遥远的分离之苦。在湖上泛舟时,月亮刚升起;绕过山路时,到了天明。寄望已久的情景,结果如同梦境一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遗憾之情。诗中的“相逢未作期”意味着相见时间没有确定,而“相送定何之”则说明了送别的地点已经确定,可见诗人对此行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诗人表达了年少时光无法保持的遗憾和对分离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在湖上泛舟和跋涉山路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离别的不可避免。最后一句“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诗人感慨地说寄望已久的情景最后出现,却如同过去的梦境一般,让人无法捉摸和预料。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痛苦。诗人婉约的笔墨将词意扩展到感叹整个人生的变幻无常和时光流转。通过描写夜晚的湖上和早晨的山路,诗人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暗示在诗中。最后一句“翻如在梦思”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情景的难以捉摸和意想不到的感受。整首诗朴素而含蓄,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诗词推荐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衰。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秋风一片叶,朝镜

墙下蓬蒿地,儿童课翦除。蔓莴随分种,杞菊未须鉏。河水传烽火,交州报捷书。无能落闲处,慙媿饱春蔬。

经岁旱荒仍疾疠,字子职业合何如。去年欠负都蠲了,好把新租议减除。

自怜心计拙,欲语更悲辛。世乱僮欺主,年衰鬼弄人。镜中颜欲老,江上业长贫。不是刘公乐,何由变此身。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为雄。盛衰付与枕中梦,福禄犹嗤塞上翁。松菊渐荒三径合,鹤猿悮怨故山空。苍苔满地尘凝席,惟有萧萧蕙帐风。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

缥缈空中丝,蒙笼道傍树。翻兹叶间吹,惹破花上露。悠扬丝意去,苒蒻花枝住。何计脱缠绵,天长春日暮。

碧圆到眼舌生津,三载深惭拜赐频。莫怪尊前最知味,东陵自是种瓜人。

法身元具足,东君无私曲。有木便开花,有笋便抽竹。

东山桃李锦成堆,粉翅飞飞又却回。向此相随穿绿竹,须知端为道人来。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酴醾雨后飘春雪,芍药负前散晚霞。一种繁香伴行客,只应多谢剌玫花。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万物珍那比,千金

西风庭院雨垂垂。黄花秋闰迟。已凉天气未寒时。才褪单衣。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玉奁重拂淡胭脂。情入双眉。

川流元滚滚,客至喜津津。卜筑新形势,逢迎旧主人。酒杯容我醉,诗句味君醇。大隐聊城市,岩耕笑子真。

可怜台上谷,转目已阴繁。不解诗人意,何为乐彼园。

宫样鹅黄绿带垂,中州未省见仙姿。只疑湘水绡机女,来伴清秋宋玉悲。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相従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姜如晦方作岭外之行。〉

遇兴寻文客,因欢命酒徒。春游忆亲故,夜会似京都。诗思闲仍在,乡愁醉暂无。狂来欲起舞,惭见白髭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