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废普济寺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作品评述

《宿废普济寺》是明代李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废弃的普济寺过夜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废寺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寂静、凉爽和荒凉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禅意和宁静的感觉。作者观察到行至山脚,远行将尽,青山已经不再连绵不绝;深深的树林中,显现出僧房的踪迹。夜幕降临,千峰之间弥漫着云雾,秋天的声音在废寺的一院中回荡,使得整个院落都感到凉爽。长藤悬挂在破旧的寺庙衣钵上,脱落的叶子覆盖着空旷的走廊。在这座荒废的寺庙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回归自然,与世无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写,展示了李祯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废墟的独特感悟。他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荒凉的氛围,与僧房、藤蔓、衰草等元素相互映衬,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诗中的青山、深树、云气、秋声等意象,给人以具体而细腻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同时也带有一种禅意和超脱的意味。藤蔓悬挂在破旧的衣钵上,脱落的叶子覆盖着空旷的走廊,呈现出一种凋零和衰败的景象,与整首诗的意境相呼应。最后一句中的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通过对黄金地和蔓草的描述,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循环,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无穷的可能性。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荒凉的景象,抓住了自然和修行的共通之处,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世间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死、荒凉和寂静等主题的思考。

诗词推荐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

修竿其钓莫钓,短艇似渔非渔。欸乃一声山水,杏林夫子琴书。

心虽相许,事未曾谐。

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形影寄孤舟,吾道成鴂舌。笑谈正凌傲,俯仰不逼侧。每与景物会,未省欢娱毕。叠翠晚愔愔,堕黄秋的的。鱼龙负贔贔,独鸟去不息。旷原眇周抱,异境

鬓惹新霜耳旧聋,眼昏腰曲四肢风。交亲若要知形候,岚嶂烟中折臂翁。

玉盘金盏世称珍,天酒琼浆晓自盈。天为我贫都乞我,我虽不饮亦关情。

居易青衫旧,安仁素发新。愁思中酒圣,贫忍论钱神。白也诗谁敌,潮乎笔更亲。生辰宿南斗,同是数奇人。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阙两相忘。洞萝岩桂搴孤芳,月潭风渚俦渔郎。单阏孟夏草木长,望都楼观郁苍苍。谁令焚芰辞楚狂,复来上君白玉堂。黄门戟曜羽林枪,未央引籍班氐羌。云屯锦缚马斯臧,大官日膳琼为粮。追随威凤呜南冈,岂敢偃息复在床。投铃归休下殿傍,卫士传诏来如骧。

平生作意庐山游,往来却贪吴越舟。陛下许臣鞭匹马,芒鞋因得款清幽。是时六月蒸炎暑,六合黄尘空一雨。上方冷翠袭衣襟,便觉笑谈在天宇。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

墙有耳。伏寇在侧。

高敞山斋立乳巅,飘飖云驭聚群仙。百灵听讲开坛夜,大法将临报语宣。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昨日天子诏,痛念屏州儿。傥有长毂动,何忧折箠笞。似闻当宁叹,颇牧今何之。岂惟一方痛,其势又类腓。策士仍三年,侧席收六奇。谁当挽天河,洗出中兴碑。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自笑从来癖,诗书满屋藏。不充饥鼠喙,即抱蠹鱼肠。插架牙签整,开编竹简香。他年林下去,谁与记山房。

绕淮邑屋绵千区,画檐绮东吹笙竽。冶金合范结枢纽,冰销水释无须臾。盗前乞死火中走,几人脱迹锭江湖。静思朋旧若满目,不取神祸遭囚俘。其间善类岂不有,安得变化归同符。平生宣子富心事,先奉白发携童孥。吴山越山好处所,饭炊香稻歌吴歈。我家盗焚先子业,每仗馀德宽天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