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答姜十三送游天台之作》
拼音和注音
sōng luó huā kāi fù pán shí , wò shì qiū yún tiān wài b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外:(名)①太空以外的地方。②指极高极远的地方。
云天:1.比喻高。2.天子居所。2.人名。
盘石:盘石pánshí极为坚硬而致密的石头。同“磐石”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唐·李白《丁都护歌》
松萝:1.柏科、扁柏属植物。2.地衣门植物。3.借指山林。4.茶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昔我随远公,幽居庐山南。
香炉峰下水,濯遍十三潭。
松萝花开覆盘石,卧视秋云天外白。
秋云舒捲本无心,忽向天台弄素琴。
逢君散带耶溪上,赠我幽兰积雪吟。
我有双白鹤,欲放沃洲山。
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
期君来听九皋唳,天籁清寥非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