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诗(十四首)

参差台殿接烟霄,履舄交加万国朝。
门上优伶呈法曲,太平腔板合鸾箫。

作品评述

《早朝诗(十四首)》是明代杨子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参差的台殿接连着天空上的云霞,
履舄相互交错,万国的朝臣们齐聚一堂。
宫门上的优伶们演唱法曲,
太平调和鸾箫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朝廷早朝的盛景。诗人通过描写宫殿的壮丽和繁忙的场面,展现了朝廷的庄严和繁荣。诗中提到的参差的台殿和履舄相交的画面,表现了朝臣们踏实而忙碌的工作状态,象征着朝廷的治理和管理。而门上的优伶们演唱法曲,太平调和鸾箫的声音则体现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宫廷的乐舞盛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明代朝廷的盛况,通过对殿宇、人物和音乐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繁荣与和谐的朝廷景象。诗中使用了参差、交错、万国朝等词语,给人以繁忙和庄严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朝廷的辖域之广。门上的优伶们呈献法曲,太平调和鸾箫,揭示了宫廷文化的繁荣和高雅的艺术水平。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安宁、繁荣的氛围,表达了明代朝廷的治理有序和太平盛世的景象。

杨子器是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描绘社会生活和风俗为主题,以清新、流畅的文风著称。这首《早朝诗(十四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朝廷盛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朝廷的繁荣和文化的荣耀。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治理和宫廷文化的兴盛,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诗词推荐

朝趁朔风出,暮乘残月归。尘埃变发毛,岂不损裘衣。忆昔年少日,未知愿轻肥。登高作越吟,所喜独翠微。至今清兴在,梦与南云飞。奈何寸景间,扰扰随鞍鞿。已营三亩田,临流架柴扉。惠而好我者,傥许相因依。种玉虽未熟,清泉犹御饥。

柳成金穗草如茵,载酒寻花共赏春。先入醉乡君莫问,十年风景在三秦。摇摇离绪不能持,满郡花开酒熟时。羞听黄莺求善友,强随绿柳展愁眉。隔云故国山千叠,傍水芳林锦万枝。圣主未容归北阙,且将勤俭抚南夷。

千里濒江地可毛,结庐何必故山椒。载醪不过斜川路,饮水谁同陋巷瓢。勿问鸡虫閒得失,但知鹏鷃各逍遥。黄尘满眼僧窗静,坐对风花意已消。

心空行亦纯,转不退机轮。乡关无异路,花发洞中春。

共抱王猷兴,相将访剡溪。五更千里雪,残月满城鸡。戴笠人堪画,移庖酒自携。主人闻客至,应扫竹间泥。

一点檀心紫,千重粉翅光。蔷薇水浸淡鹅黄。别是一般风韵、断人肠。有艳难欺雪,无花可比香。寻思无计与幽芳。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妆。

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人再三叹,谓言

我病死无日,经书更穷年。少年宜若厉,诗酒勿留连。

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华一峰立。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去年雨,坍硷土。今年雨,没灶釜。灶釜二月青无烟,官家火程不问雨。胥靡移来坐监主,旬申亏官走插户。

可笑山州为刺史,寂寥都不似川城。若无书籍兼图画,便不教人白发生。

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间。却恨此生云水脚,误随人去踏尘寰。

图书堆里席凝尘,聊与时轩作主人。自恐谢安行不免,谁言陶侃困无津。东荣晓色高迎日,南圃花光得占春。想见戴侯风味胜,轻弹珠玉到江滨。

直道何曾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皋谟勉勉歌元首,说诲言言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

使君居处好,在郭却如村。屋带园林胜,门无市井喧。蛰龙将变化,雏凤亦腾鶱。客里苦无暇,相从听雅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