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萧昂瞩馀辉,尧天命赐衣。
石房云外启,金锡日边归。
草腐萤光散,星中暑气微。
抽簪期晚岁,相许扣禅扉。

作品评述

译文:
送僧归护国寺
黄昏时分,残阳余辉照亮着大地,
仿佛尧帝亲自赐予一件华丽的衣袍。
僧侣打开了石墙,走出了云雾,迎接归来的金色佛像。
草地上散发着萤火的微光,星空中微弱的夏季炎热气息。
抽出簪子,期待晚年平淡而宁静,一起敲击禅房的门扉。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丘雍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和一位僧人离开寺院归来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僧人修行归来的赞美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晚年的思考,表达了对安宁宁静晚年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赏析:
丘雍的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深厚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色和僧人回归的情景,传达出对佛教修行的崇敬和赞美。同时,通过描述草地散发的微光和星空中微弱的夏季炎热气息,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受。最后,作者抽出簪子,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在简洁而含蓄的表达中,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静心境的向往。

诗词推荐

岂不怀归畏简书,人生何处不蘧庐。静看世态冥心久,贪问生涯起计疏。休作劳神狙赋茅,可同贪啄鸟驯除。饮疏有味亲长健,此乐千金莫换渠。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况此十年门下士,反从勾漏吊沉湘。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这番酒,□□□,未及宾。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身服竺乾教,心为邹鲁儒。观风游稷下,访古入中都。短景程途远,寒原店舍孤。东州多俊造,能赏碧云无。

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六月苦多雨,肩舆走江村。过市居人集,陟险兵子喧。日昳休野寺,汛扫开北轩。雾气如苍虯,夭矫出洞门。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游鱼去甚健,投饵弃不吞。嗟予独何为,贪禄忘故园。驰驱不自恤,面有风沙痕。俯仰二十年,竟孤明主恩。寄谢众君子,努力苏元元。

体得寰中物,忘机自葆光。老庄言不及,佛祖句难藏。槁木非成道,灰心岂离忙。资深无欠少,本有不须忘。

平生勋业载成书,胁制诸侯只霸图。盍繼车攻奏嘉颂,迄今璧帛簉东都。

膏肓泉石痼烟霞,半世游山不著家。老入蒲团三昧定,坐看穿膝长芦芽。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1]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立朝初不愧廷臣,晚节胡为苦乞身。自度济时无远略,不如辞禄作閒人。林间幸已安禅榻,湖上何妨掷钓纶。若也故人能过我,尚堪共醉瓮头春。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久客令不厌,初春乍许寒。飞蓬妨览镜,脱粟愧加餐。坐有夸年酩,门谁住马鞍。重来会相见,老性忍悲欢。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风未有盛斯时。进青衿子陈新义,为紫阳公广旧规。然否听人来议政,尊严无士敢嘲师。虀盐堪饱芹堪采,况值文翁适拥麾。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幸有新醪对新菊,莫叹樽前光景促。诸公更唱自为词,缓奏金丝续银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