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

贾董声名甲汉儒,到头事业有差殊。
五年大傅何飘忽,不告梁王肆夏趋。

作品评述

《咏史上·贾董》是宋代诗人陈普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贾董的声名在汉朝儒士中独占鳌头,但他的一生事业却有所欠缺。五年任大傅的时间里,他的行踪飘忽不定,没有告知梁王,反而四处奔波于夏国之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历史上的一位人物贾董的经历。贾董在汉朝是有声望的儒士,但他的人生事业却不如人意。在担任大傅(官职)五年期间,他的行动不稳定,没有向梁王报告,反而在不同的夏国之间往返奔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贾董的事迹,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和差异。贾董在儒士中声名显赫,但他的事业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就。诗中提到他担任大傅的五年间,他的行踪飘忽不定,没有告知梁王,这暗示了他的行为可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或者他没有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机会。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和个人遭遇的不同,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柳侯风味晚相见,衣袂颇薰荀令香。桃李能言妙歌舞,樽前一曲断人肠。洞庭归客有佳句,庾岭梅花如小棠。乘兴高帆少相待,淮湖秋月要传觞。

溪山之兴无时尽,兴尽名亭意可知。出岫孤云含细雨,投林宿鸟爱深枝。风流已是千年事,公案今成七字诗。短棹悠然随所适,人生出处要如斯。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闻道津亭傍胜区,唱筹挝鼓捋髭须。露筋祠外千帆尽,税到江头鸥鹭无?

荡桨妨人拥衲眠,篷窗细雨湿炊烟。江神念我怯行险,收却风波稳放船。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山徒著眼看。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阑干。

酒德宜齐圣,诗狂或助神。谁知同调者,不是独醒人。月上争扶路,风前倒戴巾。高年当戒得,未用托刘伦。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

京江别我正坚冰,拂袖归来道更增。又见岭梅来驿使,懒将庭柏对谈们。半廓冷月溪山雾,一炷幽香殿阁灯。此亦世间愁绝处,岭猿岁晚哭寒藤。

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

闲人徐步觉优游,马似羞贫意不留。久厌短衣随射虎,更怜匣剑佩耕牛。楚山好处聊双屩,淮水生时办一舟。如子长才当柄用,伫看干旆拥鸣驺。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已醊方诸月底泉,更升爟火桂梢烟。熉黄幄坐明金炬,太紫虚皇下碧天。玉路旋常龙十二,绣衣卤簿虎三千。万人随驾还阊阖,看夺金鸡雪柳边。

伊水弄春沙,山临水上斜。曾为谢公客,◇入梵王家。阴涧初生草,春岩自落花。却寻题石处,岁月已堪嗟。

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秋水连天阔,涔阳何处归。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

衡庐古巷中,高驾日相顾。芳草掩空扉,知君断幽步。残烟北寺钟,暮雨西阊树。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欲住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晚棹乘馀兴,平川不驶流。山来疑逼岸,林度省移洲。郭迥花仍绕,岩寒桂自留。鼓声风处叠,帆影浪间浮。候吏缘溪彴,迎旗骇浦鸥。嚮时天际远,还有望归不。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