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作品评述

诗词:《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译文:
双旌明灭转委蛇,
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
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
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
夜深随雨到岩阿。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复所作,描述了他登山游览的景色和心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变幻与壮丽,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篇,“双旌明灭转委蛇”,描绘了山间飘扬的旌旗,犹如蛇般曲折蜿蜒,充满了神秘感。接着,“行遍秋山意若何”,诗人游遍秋山,思绪如何,表达了他在行走中对自然景色的思考和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山间的景色,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山谷幽深,道路险峻,山峦起伏,石头散乱,泉水流淌,形成了一幅壮美而多变的自然图景。这些描写展示了山林之间的宏伟景观和自然的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崤陵、周邑、熊耳和洛河等地名,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感。诗人在山行中,寻找着因缘,探索着自己的道路,夜深雨湿时,他来到了岩阿,这里或许是他心灵的安放之所。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山行的思考和感悟。同时,通过地名的描写,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感和真实性。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示了李复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推荐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舞雩新雨浃公田,水满东溪上下天。行径乍于初见笋,浮舟正好未生莲。弦收裂帛胡琴阙,袖结清风楚舞妍。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后夜相思地,寒梅景正横。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傲雪凌风太瘦生,静中无色自娉婷。何妨回施老摩诘,画我江行作小屏。

满檐风动海棠雨,北客江南诗酒中。华发尊前无好句,飞花常望夕阳红。

扬子江头潮退迟,三宫船傍钓鱼矶。须臾风定过江去,不奈林间杜宇啼。

窣地簾光挂水精,玉钩斜处月初生。龙皮席上鹅毛扇,何必风来暑自清。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青丝族饤莼羹味,白雪堆盘缕脍鲈。我向松江饫鲜美,菜肠今更食新菰。

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饶彼草木声,仿佛闻馀聪。因君寄数句,遍为书其丛。追吟当时说,来者实不穷。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送君溪鸳鸯,彩色双飞东。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手自撷甘旨,供养

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凡今之人兮,谁不附炎热。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倾跌。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丝破。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肯揭长竽头,恐亦是奇货。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此既身之章,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