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曾国藩的《题答筤谷目》
拼音和注音
chūn yǔ chén chú zhǔ yù bǎn , qiū fēng yè guǎn míng láng g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春雨:1.春天的雨。2.用以比喻恩泽。3.曲名。
玉版:亦作“玉板”。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鳣的别名。笋的别名。美称击节的拍板。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喻冰块。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原诗
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
春雨晨锄斸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玕。
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
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
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
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
一别篬筤囗猿鹤,十年台省翔鹓鸾。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
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