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老人黄叶庵落成志喜(四首)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

作品评述

《金明老人黄叶庵落成志喜(四首)》是明代诗人小萍庵文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扫除荒秽剪凡材,
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
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
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
莲花不限满池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老人名叫金明的黄叶庵(一种庙宇)落成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黄叶庵内外的景象,表达了对庵落成的欣喜和对生活的感悟。

赏析:
首句"扫除荒秽剪凡材",意味着诗人在庵落成之前,曾经花费了不少心力来清除庵内的荒草和杂物,剪修凡俗之物。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黄叶庵的热爱和付出。

第二句"卧榻初安四壁苔",描述了诗人在黄叶庵内的居所,初次安顿时四壁上还有些苔藓。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朴素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体现了与自然的亲近。

第三句"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表达了黄叶庵紧邻水边,船只经过时帆影会闪过,邻居的客人到访时会有犬吠声传来。这一句描绘了庵的地理位置,使得庵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

第四句"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表达了诗人在黄叶庵中享受着宁静的早晨和夜晚,这里谈及到诗人的伴侣,可能是指黄叶庵中的花卉,尤其是庵后和庵前种满的梅花。梅花象征坚韧和坚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诗人表示心法(修行之道)无法用任何物品来比拟,而莲花则是一种极其美丽的花卉,无论池塘大小,只要莲花生长其中,都能盛开芬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道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描写方式,展示了诗人对黄叶庵的喜悦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修行之道的思考。通过庵落成的喜悦,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追寻,展示了明代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推荐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殿阁无为日,朝廷有道时。椒淳重酝酒,花发万年枝。

一望黄云接虏尘,年年杨柳不知春。解将白发窥明镜,纵使封侯也误人。

妾颜与日空,君心与日新。三年得一书,犹在湘之滨。料君相轻意,知妾无至亲。况当受明礼,不令再嫁人。愿君从此日,化质为妾身。

烟篠环曲堤,飞轩俯幽渚。水容静可鉴,倒见城头树。青蒲矗尔秀,白鸟瞥然去。胜晤与时新,遂歌奚能叙。

白酒东家一饭馀,仙翁题字石榴书。知君招饮先歌曲,莫道神仙世味疏。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江山枯槁写,风月老笔判。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

古策风高瓶浪阔,春云片段分清绝。金盆后夜孤顶寒,去去谁同落残月。

真如非字义,绮语道之疵。未见西亭作,长为北磵欺。晚因僧媚远,初实客从曦。多少才名士,沉沦世不知。

昔日淮西今又东,为文怪似史迁公。远游要是丈夫志,自足一枝真计穷。

青编有补曾无损,白璧难全易作瑕。欲下凉帷玩真味,莫将丝履染尘沙。

笾豆缠陈见圣人,莫将生死较疏亲。汪胎历日烦君看,一岁终须有一春。

东君直是多情,好花一夜都开尽。杏梢零落,药栏迟暮,不教宁静。风度秋千,日移帘幕,翠红交映。正太真浴罢,西施浓抹,都沉醉、娇相称。磨遍绿窗铜镜。挽春衫、不堪比并。暮云空谷,佳人何处,碧苔侵迳。睡里相看,酒边凝想,许多风韵。问因何,却欠一些香味,惹傍人恨。

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罗绮盛,轩窗窄。心已醉,肩须拍。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开口谈天数似麻,向人谄笑诧荣华。惟君说命能穷理,说到精微别一家。

宝殿无人不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猛作修鳞想,观渔忆故濠。横舟排雪浪,敏手夺银刀。过熟偏宜酒,余鲜更带糟。忍穷须忍口,老矣为渠饕。

虎豹九关未敢望,里门旧游如可寻。梦到城西古壕水,倚天高柳万黄金。丛祠之南我旧圃,蔬甲若若春泥深。睡见啼禽自相问,经年他乡何滞淫。

绿阴幕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