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一首赠王十六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
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作品评述

《灯花一首赠王十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粟钗头次第多,
起看缺月带斜河。
悬知瑞草桥边夜,
笑指灯花说老坡。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夜晚景色的赞美和对友人王十六的赠诗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以及一些象征意义的元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首句“金粟钗头次第多”,描绘了灯花的繁盛景象。金粟钗是一种形状优美的发饰,这里用来比喻灯花,意味着灯花的盛开如同金粟钗头的繁多。这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灯花的繁荣景象。

第二句“起看缺月带斜河”,通过描绘月亮和河流的景象,营造出夜晚的氛围。缺月和斜河给人一种寂静和迷离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幻。

第三句“悬知瑞草桥边夜”,诗人以瑞草桥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这里的“悬知”暗示了作者对友人不在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瑞草桥是苏轼与王十六常常相聚的地方,夜晚的景色更加增添了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笑指灯花说老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和欢乐。诗人笑着指着灯花,以灯花为媒介,向王十六传达友情和喜悦。说“老坡”可能指友人的别号或地名,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亲近和轻松的交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瑞草桥和灯花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思念和珍视之情。同时,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赋予了诗词一种富有情感和意境的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厌余客路忽思家,鬓发春饶尽雪华。月底路歧通著脚,归心未稳隔烟霞。

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

延年不语望三星,莫说夫人上涕零。争奈世间惆怅在,甘泉宫夜看图形。

江南佳凡地,人物自风流。青风灵祠在,黄旗王气收。衣冠余旧俗,歌颂乐贤侯。正恐还朝速,江山未遍游。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

杖头挂钵丐丹丘,力破清贫一点忧。红雨几番华事老,黄云万顷麦家秋。对缘手眼通身是,应物机轮转处幽。归理韶阳糊饼话,肚皮束篾饱齁齁。

江海蛉迎盖世翁,十年长我气如虹。独怜夙夜回天愿,移诵尪羸续命功。不朽扬云垂绝业,扶倾宗泽郁孤忠。列仙儒视人伦表,绰约飘髯酒颊红。

妆奁虫网镜生尘,门掩桃花寂莫春。依旧小楼明月在,不知谁是卷帘人。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老身穷苦不须忧,未有毫分慰此州。但得田间无叹息,何须地上见钱流。

野坐分苔席, ——李益 山行绕菊丛。 ——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 ——诸葛觉秋色望来空。 ——贾岛

名帖唐家十二时,囊封自乞阮咸麾。三行牛酒过乡墅,九向云山驻使旗。兰露夕薰欢洁膳,桂风秋遣怨丛枝。不应晚计还台约,紫掖深沈伫演辞。

闻说奔军闯阆州,余州民溃去如流。亲曾见虎诚堪怖,只为狐惊亦可羞。

汉苑佳游地,轩庭近侍臣。共持荣幸日,来赏艳阳春。馔玉颁王篚,摐金下帝钧。池台草色遍,宫观柳条新。花绶光连榻,朱颜畅饮醇。圣朝多乐事,天意每随人。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思往事,入颦眉。柳梢阴重又当时。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玄都道士身如鹤,长傍青松寄此生。梦破九霄风雨急,神游八表雪霜清。琼笙每应秋声起,缟羽微连夜色明。我欲相从拾瑶草,漫山落叶断人行。

花开山与明,花落水流去。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

推窗面面得凉多,陂泺风翻渴水荷。人语忽惊群鹜起,隔芦知是小船遇。

年华今告老,人事亦如斯。汉殿藏钩戏,戎家守岁时。世情方役役,雨意正垂垂。强作屠苏醉,椒盘欲颂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