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
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
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
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
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
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
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作品评述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
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
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
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
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
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
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苏轼赋予江月和江水一种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江月和江水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江月照耀在他的心灵深处,江水洗净他的肝脏,这象征着月光的洗涤和净化能力。他认为自己的内心本来就应该如此纯净,而月光的照耀使得江水不再湍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的宁静和安逸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独自舞动,不受他人干扰,展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境界。接下来的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表明即使在生活环境恶劣的地方,也能有如此美丽的江月存在,诗人由此感悟到在天地间,没有谁不可以拥有清净和安宁。

诗末提到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诗人在夜晚饮酒,感受夜气的清凉和宁静。他呼唤邵道士一起来,取琴在月下弹奏,表达了对友谊和共同欣赏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诗人想象两人乘坐一片叶子,在夜晚的苍梧滩上荡漾,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赏析: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是苏轼以咏物抒情的方式,通过对江月和江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内心纯净、宁静境界的追求。诗人以婉约的笔触,将自然景物赋予一种超越现实的意义,表达了对内心净化和远离尘嚣的渴望。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诗中的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内心的世界中独立自主地舞动,不受他人干扰。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的描写,则在对比中展现了内心的安宁与外界的困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清净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启示读者,即使身处逆境,也可以在内心寻找到安宁与平静。

诗末的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的恬静氛围中,通过饮酒来增添心灵的愉悦与舒畅。他呼唤邵道士一同欣赏月色,取琴弹奏,彰显了友谊和共同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最后的乘一叶夜下苍梧滩,则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意境,以想象的方式逃离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悠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婉约、清新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净化、远离尘嚣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腹里群经笥,毫端五字城。少陵宁漫兴,侯喜欲无声。窍听锵金奏,仍闻破竹成。君知盥手处,毛骨为谁清。

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南国熏风入帝歌,至今遗庙只嵯峨。一天晓色怀明哲,四野春光想太和。存古尚瞻虞衮冕,抚时几换禹山河。海滨乐可忘天下,解写灵明是老轲。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潞水雨余涨,燕山云外微。又圆篷底月,频换客中衣。路近心逾急,乡遥梦亦稀。汉京冠盖满,怀抱欲何依。

热暖将来镔铁文。暂时不动聚白云。拨却白云见青天。掇头里许便成仙。

掎角中原二百州,熟知彼已是良筹。时贤所及都能几,清渭黄河祗自流。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古来达士志,宁受

帝有承命,稟于亲慈。后德克承,拜而受之。人伦既正,王化是基。亿载万年,永祚坤载。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归自潇湘方半月,挑灯酌酒又分样。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出案屯营卧治州,黄云三结塞垣秋。敦诗未必真谋帅,有恨何妨老不侯。百虑参差非壮境,一樽寥落但边愁。此时自躍知无愧。万物炉中许见收。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开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梅赋,倍觉风骚楚人得。诗翁试为决然疑,谓余非是甘饮墨。

老眼看书暗,桑榆景渐催。文章身后贵,怀抱酒边开。灯火梦犹在,功名心已灰。客来休问字,且覆掌中杯。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厅琐石渠封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舯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

感不已江寒雁咽。短棹还催发。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蓬雪。此别。那堪说。溯风空泪血。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南鸿过尽,正龙沙岁晚,严凝时节。朔吹翻空沙石走,一夜坤维冻裂。宇宙茫茫,山川杳杳,千里飞阴雪。停骖回顾,壮心未信如铁。京国十月先春,杏桃无数,破暖应开彻。此去佳游知不负,醉里雕鞍南陌。粪火炉边,简书丛里,肯念飘零客。故人欲问,此情正待君说。

去来如一,真性湛然。风收云散,月在青大。

为怜春去不登楼,才上南楼动远愁。满地落花红雨乱,接天芳草绿云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