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岩

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拿攫迹堪惊。
孔明久卧养全德,老子忽飞归太清。
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
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

作品评述

《龙隐岩》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田。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隐晦冥时莫考,
龙骧拿攫迹堪惊。
孔明久卧养全德,
老子忽飞归太清。
溪上一天常气胜,
洞中六月自寒生。
至人不得无情处,
甘泽年年洒百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以龙隐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界奇妙变化的赞美和对至人境界的讴歌。诗中通过描绘龙的行为和与孔明、老子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伟大智者的敬仰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赏析:
首句“龙隐晦冥时莫考”,揭示了龙的神秘和难以捉摸的特性,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历史中某些事物的不完全了解。接着,“龙骧拿攫迹堪惊”描述了龙巍峨的身姿和强大的力量,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第三句“孔明久卧养全德”,提到了孔明,这是指蜀汉时期的著名智者诸葛亮。他以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这里表达了对智者的敬佩和对他休养生息的祝福。

第四句“老子忽飞归太清”,提到了老子,指的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他被描绘成飞回太清之境,象征着他的精神回归至纯净的境地。

接下来的两句“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幻。溪水的气势磅礴,洞中的六月却自然而寒冷,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神秘。

最后两句“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强调了至人的品质。诗人认为,真正的智者和高尚的人应当对世界充满感激和关爱,并以无私的心态回馈社会,为人类带来福祉。

整首诗以神秘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龙、孔明和老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智慧和至人境界的赞叹。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提倡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诗词推荐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我公锺间气,异禀刚且劲。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桂华弄小春,晚香适再盛。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尚书心如水,远裔

卓尔有所立,俨然即之温。他疑攻玉异,并谊断金存。

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便觉君恩更焕然。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啸侣饥鸢愁古木,啅群冻雀聚疏篱。一庭寒意沉沉静,正是江天欲雪时。

欲成云海别,一夜梦天涯。白浪缘江雨,青山绕县花。风标当剧部,冠带称儒家。去矣谢亲爱,知予发已华。

朱甍萤影度,璧月绮疏流。牛女年年会,玉阶今夜愁。

于穆仁祖,宠绥万方。执竞英孝,迄用成康。图徽寮册,有烈其光。庶几亿载,兴天无疆。

凤历开新,正微和乍转,丽景初晓。五荚蓂舒,光映玉阶瑶草。在在东风语笑。庆此日、虹流电绕。鲸波静,翠涌鳌山,嵩呼声动云表。绛节霓旌缥缈。望珠星灿烂,紫微深窈。琬液香浮,露湿蟠桃犹小。叠叠仙韶九奏,知春到、人间多少。蓬莱外,若木扶疏,万年枝上长好。

汝颖日滔滔,巢由绝世高。风流虽缅邈,舟楫共游遨。雉堞萦回远,山川应接劳。幸陪觞咏水,旌旌驻兰皋。

此赋何曾涉怪神,本诸孔孟体诸身。乃知犬子揄扬者,才是僬侥国里人。

潇潇一江雨,凉气入山扉。离舍本不远,连朝亦忘归。紫荆成子落,黑蚁化蛾飞。看尽浮生事,终输破衲衣。

北地佳人刘翠仙,独当旗鼓若临边。飞腾一点英雄气,万里风沙为飒然。

深深晴日涨湖烟,开着蓬窗饱看莲。只怕客来童放鹤,又催花里棹归船。

端平忝缀鵷行末,曾抗纲常疏一通。诸老不能回横议,孤臣犹记寤清衷。鹤林莫掣傲象肘,乌府甘弯射羿弓。西涧相君知我者,箧中尚书记遗忠。

涧碧山红粉烂漫,烟萝远映霜枫。倚阑人在暮云东。遥天垂众壑,平地起孤峰。大好家山重九日,尊前切莫匆匆。黄花消息雁声中。寻芳须未晚,与客且携筇。

赤日裂后土,万家如烘炉。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扁舟乘长风,倏忽变三吴。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杏梢红湿昼初长,睡过窗间半篆香。久厌客游归自好,本无才术老何伤。依蒲不去群鱼乐,点草还惊小蝶忙。堪笑放翁无一事,强将诗句占年光。

谁道酒能消恨。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