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日芙蓉园宴会应命

御道上红旗迎着行列,芳园里翠辇游。绕着盛开的花朵,建起高山翠竹的楼。荷芰轻轻地散发馨香,鱼龙从装载舟船。而穆穆天子又怎能知晓,空余赋诗予白云秋满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的场景。整首诗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诗人细腻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

首先,诗人描述了皇家的队伍和红旗,展示了盛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他提到了芳园中翠辇的游览,将读者带入了宴会的具体场所。然后,他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环境,以及建有翠竹楼的山景,使整个场景更加美丽而宏伟。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描述了荷芰的馨香和鱼龙的游弋,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活跃的气息。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考,他认为即使皇帝也难以理解他的诗意,并将其用于白云秋天之中。这种思考和自省的态度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会的盛景和诗人的思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将读者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客舟日日野芳前,鶗鴂鸣时始息肩。无絮可漂花可藉,良辰乐事属明年。

点雪非耶果是耶,紫千红万未曾芽。苍苔有晕龙锺树,幽谷无人自在花。地暖孤鸿来索伴,天空双鹭下通家。诗翁快整春风脚,山路霜泥踏马牙。

插柳栽花便满林,午天蜂蜨晓天禽。老来病损浑无力,报答春光只有心。

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南山复北山,{左石右訇}礚若贙虎。君子容必变,所以敬天怒。无乃丰隆鬼,恣意挝雷鼓。此怒既非天,敬之亦奚取。

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将军在戍楼。千里无尘烽火寂,夜深犹起看旄头。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万里山巅与水涯,春风招看杏园花。几来科第直溷子,此去文章应满家。休学游仙穷越雟,且从知己控褒斜。南楼东望当思我,药裹堆中两鬓华。

溪鹭踏影立,风蝉曳声过。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自下高升木杪问,风为呼吸露为餐。虽云强聒人憎恶,也胜低头推粪丸。

支解雠人毒,香涂施主恩。对天剖肠胃,倒海洗亲冤。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方朔谩窍桃,安期苦尝棘。世间长生诀,自致元有道。硕果终是香,灵根不曾第。作诗颂僖公,俾尔弥寿考。

风入鞭梢紧,春从草色深。山坡卧新犊,园木转幽禽。勋业少年梦,关河游子心。尔来都扫尽,浊酒带醅斟。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敢歉山樊热,惟惊岁月除。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

积雨新晴耳目醒,长阶柳色静閒庭。已看桃萼胭脂湿,未有杨花雪片零。客路汝应怀稚子,家居吾亦念樵青。须知两地无百里,不用阳关肠断听。

蚩尤食昴乘鬼车,韩国为窟秦为蛇。韩人畏蛇渡河走,杀气吹断邯山斜。秦鼓一击赵括死,四十万人坑黄沙。白日忽落天地黑,鸮衔碧火来人家。至今野土尽血色,古镞渍血生铜花。髑髅衔恨骨不朽,千岁开口生齿牙。秦怒垂涎急饥腹,孱赵轻搏婴其毒。折戟沉枪铁半消,洗磨赤璺曾封肉。

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香笼麝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还暗忆、钿合兰桡,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玲珑翠屋,轻薄冰绡,稳称锦云留住。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声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