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庞嵩的《龙池寺四首(其三)避暑窟》
拼音和注音
shān zhōng wú jiǎ zǐ , dì kū yí zhǎng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甲子: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
地窟:在地下挖掘的洞穴。谓大地的低洼之处。
庞嵩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原诗
山中无甲子,地窟疑长秋。
夏日人登览,仍添集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