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览古

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
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作品评述

《金谷览古》是唐代徐凝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金谷园中的一个小土堆,并通过对绿珠台的询问,表达了绿珠台的美丽与独特,以及与石家有关的不幸。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谷园中数尺土,
问人知是绿珠台。
绿珠歌舞天下绝,
唯与石家生祸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金谷园中的一小块土地,引出了绿珠台这一景点,并表达了绿珠台的独特之处以及与石家有关的不幸。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绿珠台的赞美和对石家的遗憾之情。

赏析:
1. 金谷园:金谷园是当时唐朝皇宫中的一处园林,被视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通过描述金谷园中的一小块土地,诗词展现了金谷园的壮丽和宏伟。

2. 绿珠台:绿珠台是金谷园中的一处景点,被描述为珍贵而美丽的存在。通过询问他人土地上的小土堆是否就是绿珠台,表达了作者对绿珠台的好奇和对其美丽的赞叹。

3. 绿珠歌舞天下绝:这句描述了绿珠台上的歌舞表演非常出色,无人能及。绿珠台可能是一个供人歌舞表演的场所,其表演形式和水平在天下间独一无二。

4. 唯与石家生祸胎:这句表达了与石家有关的不幸。具体来说,诗中的"石家"指的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石家庄,它与绿珠台发生了一些不幸的联系。这句话暗示了某种悲剧或灾难发生在绿珠台与石家之间,使得绿珠台的美丽和独特性受到了损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金谷园中土地和绿珠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后者美丽和特殊性的赞叹,同时暗示了与石家有关的不幸事件。这种对美景的赞美与对遭遇的遗憾的融合,给人以深思和沉思的感觉。

作者介绍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至侍郎。诗一卷。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珠珑翡翠床,白皙侍中郎。五日来花下,双童问道傍。到门车马狭,连夜管弦长。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行藏独倚望江楼,双燕度帘幕。回首故园应在,误秋千人约。

瓦盆犹带涧声寒,亦有诗情几砚间。抱石小龙鳞甲老,夜窗云气故斑斑。

五月江流万贾船,迅如飞电擘群山。荆云峡雨须臾过,白帝江陵朝暮间。

江云断续草绵连,云隔秋波树覆烟。飘雪荻花铺涨渚,变霜枫叶卷平田。雀愁化水喧斜日,鸿怨惊风叫暮天。因问馆娃何所恨,破吴红脸尚开莲。

风帆等骏马,突出不受羁。群山望如豆,转盼罗窗扉。顷居长安城,小驷驱以驰。尘埃困烦促,滞留费忧思。不知葭苇乡,閟此天地奇。鸥禽亦佳尚,洁身固我师。下上万顷光,夫岂矜其私。物生各有适,我适君无之。掀髯倚柁楼,一笑了百痴。商歌讵成音,逝者方如斯。

携锄庭下斸苍苔,墨紫?红手自栽。老子龙锺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一德开基,百年垂统。中天禘郊,薄海朝贡。实龟相承,哭鼎加重。泽深庆绵,帝复命宋。

山光寒点雪,水色冷磨秋。肝胆古鉴净,身世浮萍流。罔象而珠得,亡牛而刃游。瑞凤入网兮连鳌上钩,个般手段兮老不传休。

野水连天阔,孤舟尽日閒。会须风雨过,一济谅非难。

坤道降祥和庶品,灵心载德厚群生。水土既调三极泰,文武毕备九区平。

尔何不向别处栖,东飞日白足,南飞有树枝。翱翔空中不欲堕,逋尾又向城头归。城虽高,人亦好,三匝重来屋边绕。不缘啄雁稗,不为唼凫藻。鸦鸦唾骂闾里常,睠睠忠言主人告。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往来城头暂栖止,旭日又恐东方明。

听说漳南象窟间,如今行路不愁难。黄茅青草无人处,多有轩亭好卸鞍。

共政艰难际,临朝保佑初。经纶付耆老,利泽到樵渔。礼盛谦常抑,功成委不居。圣君深致孝,尽守典刑余。

古为要镇及边城,祗在深谋不在兵。庙算何曾有遗策,将臣容易欲要名。弱翁持重羌还服,裴度经营蔡自平。靖定规模天广大,会须混一到神京。

祖师门下,尺水丈波。若也觑得破,轮王髻中珠分文不直。若觑不破,迦叶粪扫衣价重娑婆。千个万个伎死禅和,临济德山将奈何。

偶罢阿衡来典郡,固无闲物可应官。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