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堂

室明室暗两相宜,方寸长存不可欺。
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常畏自家知。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欺堂》
室明室暗两相宜,
方寸长存不可欺。
勿谓天高鬼神远,
要须常畏自家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堂室的明暗相间,暗处与明处均有其合理存在之处。但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暗处,我们都不能欺骗我们内心的判断力和道德准则。不要认为神灵遥远,高于天空,而应该时刻警惕自己内心的知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赏析:
1.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的道德准则的思考和坚守,体现了宋代士人注重修身和堂内堂外的道德行为。
2. 诗中的“室明室暗两相宜”描绘了堂室内明暗相间的景象,借此象征了人们内心的善恶之分。明处对应善,暗处对应恶,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应当遵循良知和道德,不能做出恶劣的举止。
3. “勿谓天高鬼神远”是诗中的一句警示,作者告诫人们不要用神灵遥远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恶行,应当时刻谨记自己内心真实的判断力和准则。
4. 最后一句“要须常畏自家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的重视。要时刻畏惧自己内心的良知,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以免滑入道德沦丧的境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暗景象的描述,强调了人们应当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保持警惕,并发出了对于个体良知的呼吁,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推荐

梁间燕子为喃喃,故下珠帘未放还。料得无声如反舌,不应留落在人间。

新岭高,蓬岭高,两山前后争嶆峨。世途平外多风波,何如岭峤肩相摩。脚踏实地无偏颇,著身高处不为劳。新岭高,蓬岭高,勿令此地生蓬高。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羽士过门卖,新翻样愈奇。坚如龟屋制,精似鹿胎为。邛杖扶相称,唐衣载最宜。笑他蝉冕客,忧畏白须眉。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绝纤鳞。朱字灵书千万轴,苍髯道士两三人。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眼见仙丹求不得,汉家簪绂在羸身。

晴芳掩映宋窗曛,丑瓣攒鳞斗野云。艳挺双头谁立异,名侪五德自为群。丹裳浥露承秋重,赤帻临风唱晓分。函谷关前如有此,不鸣惟恐误田文。

万山深处只空餐,报赠惭无双玉盘。日晏仅馀晨粥半,夜凉更觉夏衾单。怜渠许国丹心在,付与穷途白眼看。它日鸡豚燕同社,不烦父老见思栾。

高眠日出始开门,竹径旁通到后园。陶亮横琴空有意,任棠置水竟无言。松窗宿翠含风薄,槿援朝花带露繁。山郡本来车马少,更容相访莫辞喧。

束发河山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华堂不著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

满城腊雪净无埃。触处是花开。天上琼林珠树,谁知夜半移来。黄堂荐寿,请君著意,和气潜回。化作一江春酒,都将注入尊罍。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不杯神观已陶然,三四蓬壶小有天。当日流霞唯一盏,却输玉妪是真仙。

阙里荆榛一扫除,文明犹是旧规模。要令多士充庭赋,能识邦君此意无。

衰年踏险行,五贼太无情。落叶滑霜路,空山生夜声。相携德耀隐,几丧卜商明。归计未为是,时时心自惊。

事理纷纷千万亿,岂容执一以为中,圣贤心术无偏倚,只在能权识变通。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冰霜枯冻度穷冬,昨夜阳和始用工。多少柳条知此意,一时开眼望东风。

一死相从患难时,何人能与古人齐。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

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底怯新寒。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冷淡合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相逢剩作樽前恨,索笑情怀老渐阑。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