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阳轩

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
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
濛濛勒花春,十月九风雨。
羲和为反旆,照我衣上缕。
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

作品评述

《晞阳轩》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山高竹柏阴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山林景象中。诗人通过山高竹柏的阴影,令人感受到午后的宁静和凉爽。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晞阳轩(诗人的居处)向朝暾行礼的情景。这里的"朝暾"指的是早晨的阳光,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诗人用"揖"来表达自己对朝阳的敬意,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提到了"精色",这里可以理解为景色的美丽和鲜艳。他渴望早日目睹这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向往之情。

随后,诗人以"濛濛勒花春"描绘了春天细雨纷飞的景象,这是十月的九风雨,传达了秋天的凄凉和湿润。这样的描写使诗中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彩。

在下一句中,诗人以羲和为反旆,照亮了他衣上的细丝。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将自己的旗帜翻转来照亮诗人的衣服。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明亮和独特,也与前文的"朝暾"形成了呼应。

最后两句:"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眩然九阳游"意味着诗人仿佛置身于明媚的阳光之中,感受到了宇宙之大和自然之美。"谁云在环堵"则表达了诗人的自由之心,他超越了尘世的束缚,不再受限于环境和境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景色、春雨和太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展现了他内心的明亮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这种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超越,使《晞阳轩》成为一首富有诗意和启示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不见层岗与複岩,眼中夷旷似江南。烟收绿野连青嶂,树阙朱桥映碧潭。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荒山数亩如堪买,径欲诛茆老一龛。

自从别去竹林居,暇日寻诗每念渠。疾读新编慰牢落,清风习习满襟裾。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扈跸参天老,承荣忝夏官。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五德之王,谁实始之。功括造化,兴天无期。酌我清酤,兴献载饬。神监孔乡,天子之德。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一百五将近,千门烟火微。闲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晚雨竹间霁,春禽花上飞。禅庭清溜满,幽兴自忘归。

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称物衡无高下手,别形鉴有是非心。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

步出城南门,衣袂飘和风。风中有花香,不问紫与红。万山似无罅,一水能自通。插云石色古,喷雪滩声雄。夙闻长庚伯,来访宣平翁。想见巉岩间,悠然支孤筇。吾侪复此游,啸歌渡船中。未渡东望西,既渡西眺东。东西互眺望,所至随不同。乃知佳山水,变态焉可穷。荦确陟层巘,茂密

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风驰奋皇武。将士咸怀敌忾心,桓桓孰可当貔虎。岷峨横抹西南坤,河池散关当北门。坚城高寨碍飞鸟,天兵百万方云屯。给军自古资巴蜀,接轸连樯转刍粟。正须将漕得其人,赋役平均军食足。三分才具超常伦,不独摛藻追渊云。究宣德意可预见,抉剔奸蠹苏疲民。

岁晏修渔事,邀宾俯碧流。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雪脍供庖俎,梅齑促宴瓯。言诗知有意,不为百金求。

檐头溜,窗外声。直响到天明。滴得人心碎,聒得人梦怎成?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有缺恨何长。阳台朝暮谁为主,梦裹时时怨楚王。

四月都城冰碗冻。含桃初荐瑛盘贡。南寺新开罗汉洞。伊蒲供。杨花满院莺声弄。岁幸上京车驾动。近臣准备銮舆从。建德门前飞玉*。争持送。葡萄马乳归银瓮。

借得名山避世哗,群贤毕至学仙家。出门总是逐风景,无日能忘餐晚霞。漫步随吟今古句,高谈且饮云雾茶。林中夜夜闻丝竹,弥撒堂尖北斗斜。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海宁受赏,还山

朋友之宿草未黄,眷眷于旧藏。画史之抵訾未忘,齗齗乎弗偿。鸠抱枋而下垂,鹤唳天而高翔。谁能游九垓以问太虚,其必有以别二子之短长也。

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

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

孤村野径不曾锄,恶草从来一寸无。每为游鱼疏港渎,更绿啼鸟植楸梧。闲门犹有僧时到,残产浑无赋未输。浪走人间真误计,暮年犹足补东隅。

塞上寒羊剪毡毛,软于春絮腻于膏。虀盐倦客愁无褐,诗礼将军许赠袍。雅服何妨冠苏帽,瘦腰兼称束郿绦。想公封寄应多憾,不挂长身衬佩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