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作品评述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幽香:指瑞香花散发的淡雅芳香。
结浅紫:花朵颜色浅紫。
孤云岑:指高山之上的云雾。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骨香:指瑞香花的香气根深蒂固,不自觉地散发出来。
色浅意殊深:花色虽然浅淡,但寓意却很深远。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移栽:将瑞香花移植到青莲宇中,青莲宇指佛寺。
薝卜林:瑞香花盛产的地方,表示瑞香花的繁茂。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纫为楚臣佩:比喻将瑞香花制作成佩带,象征着楚国臣子的忠诚。
散落天女襟:瑞香花的芳香弥漫在天女的衣襟之间,形容其香气弥漫。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君持风霜节:指作诗的苏轼,把自己比作承受风霜的植物,表示自己坚韧不拔。
耳冷歌笑音:即使风寒袭人,也不妨碍他歌唱欢笑。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一逢兰蕙质:遇到高雅纯洁的事物,指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崇敬。
稍回铁石心:稍稍回心转意,暂时离开坚定的意志。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置酒要妍暖:饮酒要取暖寻欢,抒发真情。
养花须晏阴:养花需要遮荫,表示对花朵的呵护。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及此阴睛间:到了这种阴雨连绵的时候。
悭墙霖:指连绵的细雨,墙上的雨水。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彩云智易散:美好的事物很容易消散,比喻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鷤鴃忧先吟:鷤鴃(音tí lí)是一种鸟,表示苏轼担心美好时光的结束,因此先吟诗抒发忧愁。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明朝便陈迹:明天就成为过去,指美好时光的短暂。
试著丹青临:尝试用丹青笔墨将美好时光描绘出来,表示苏轼想《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
幽香在淡紫色中散发,仿佛来自孤立的云雾之中。

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
瑞香花的香气深藏骨髓,不自觉地散发出来,花色虽然浅淡,但寓意却很深远。

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
将瑞香花移植到青莲寺中,使其在薝卜林(瑞香花盛产之地)中繁荣生长。

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将其制成佩带,象征着忠诚的楚国臣子,芬芳的香气散落在天女的衣襟之间。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
诗人自比承受风霜的植物,坚韧不拔,即使风寒袭人,也不能阻挡歌唱欢笑之音。

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
一旦遇到高雅纯洁的事物,稍稍回心转意,暂时离开坚定的信念。

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
饮酒要取暖寻欢,抒发真情;养花须在阴凉之处,表示对花卉的呵护。

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
此刻正值阴雨连绵的时候,担心雨水滋润墙壁,导致墙壁渗漏。

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
美好的时光很容易消逝,苏轼担心美好时光的结束,因此先吟唱忧愁之音。

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明天即成为过去,美好时光短暂。苏轼试图用绘画的方式将美好时光留存下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裴回若留,灵其有喜。荐我声香,挹兹酒本。我祖在天,执道之纪。申佑无疆,奏神称礼。

几向余干觅介庵,骑鲸已去不容骖。流风付与南池主,何日约君相就谈。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郡间思退隐,嘉致望云秋。旧客容谁访,新诗许我留。棋窗寒日短,琴幌夜灯幽。青琐无归梦,期憎话沃洲。

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归暖处自沉埋。翻令千古成踪迹。枉吃罗山白饭来。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箭以羽行,破敌无颇。七札难穿,如游斜何。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茂材异等竟无闻,教耨明耕却有人。能旱能风须记取,汉家元气太宗仁。

橘柚生南国,幽林日匆蒨。上有嘉禽鸣,五色被余绚。彼美发华英,厥包待秋荐。根本当自持,无为风土变。

行喝也打,礼拜也打。临济大师,可知礼也。

髻中珠,只者是。如优昙花,时一现尔。坐断意根,方能侧耳。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秋雨凄凄,秋云黯黯。修成八万四千斧,不比寻常三五圆。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饱舟轻尽日行。江底鱼龙贪昼睡,淮南草木借秋声。好山缥缈何由住,华发萧条只自惊。莫怪时人笑疏嬾,宦情元不似诗情。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