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二十四日又雪》
拼音和注音
xiāo shuò fēng guāng réng yè yǒng , yān liú hán sè gèng chūn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淹留:(书)(动)长期逗留:何事苦~|~他乡。
风光:(名)风景;景象:北国~|~秀丽。[近]景色|风景。
销铄:1.熔化;消除。2.指灼热。久病枯瘦。铄(shuò)。3.铄金销骨。形容毁谤之言害人之烈。4.削弱;衰微。5.亏缺;消损。6.憔悴;枯槁。7.消耗;消磨。8.消逝,消失。9.消除。
寒色:寒色hánsè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云鏬斜晖剧可怜,惊飙一夕万峰喧。
瓦松邂逅含晶密,水碧依微困影圆。
销铄风光仍夜永,淹留寒色更春前。
药畦红茁抽三寸,他日欲寻更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