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澳门(其四)》
拼音和注音
lǐ bài sān bā sì , fān guān shì fǎ w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礼拜:(动)向所信奉的神行礼:做~|烧香~。②(口)(名)星期:上~|~二|他请假已有三个~了。[近]星期。③(口)(名)礼拜天,即星期日,基督教徒在这一天做礼拜。
法王: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元明两代授予喇嘛教首领的封号。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礼拜三巴寺,番官是法王。
花襔红鬼子,宝鬘白蛮娘。
鹦鹉含春思,鲸鲵吐夜光。
银钱么凤买,十字备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