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砲灯

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
远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
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作品评述

《琉璃砲灯》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体制先天太极图,
灯笼真是水晶无。
远看玉免光中魄,
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
寸波静定即冰壶。
游鱼且作沉潜计,
鳞甲成时入五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盏琉璃砲灯的景象。作者首先将琉璃砲灯比作体制先天的太极图,表达了其宏大而神秘的气势。接着,作者形容灯笼的光芒如同水晶般明亮透彻,给人以纯净无瑕的感觉。从远处观察,灯笼散发出的光芒仿佛是玉石散发的光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奇。而近距离欣赏,则能看到灯笼上骊龙雕纹下悬挂的珠子,犹如珠宝般璀璨夺目。

诗词通过描绘灯笼的特点,展示了它的美丽和灿烂。一方面,作者通过形容灯笼照亮的光芒空灵而明亮,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神话中的火燧;另一方面,作者又用“冰壶”来形容灯笼的光芒如同冰一般清澈静谧。这种对比描写,使得诗词中的灯笼充满了神秘而又安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的联想与遐想,他将游鱼比作潜入水底的人,以此来表达灯笼的光芒犹如游鱼在湖中穿梭的美丽景象。而“鳞甲成时入五湖”则暗示着当灯笼的光芒达到最佳状态时,它的光辉将扩散到整个湖泊,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

赏析:
《琉璃砲灯》以其精巧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将灯笼的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对灯笼光芒的描绘,创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清幽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的空间。通过对灯笼与玉、水晶、火燧、冰壶的比拟,诗人将灯笼的光芒赋予了神秘、纯净、明亮、冷静的意象,使人不禁沉浸其中。

此外,诗词中的联想和象征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意。将游鱼比作欣赏灯笼的人,以及将灯笼的光辉扩散到五湖,都是诗人对灯笼美丽景象的联想与遐想,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

总体来说,《琉璃砲灯》通过精湛的描写和联想,将灯笼的美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神秘、清幽的感受。这首诗词在描写灯笼的光芒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韵味和想象力。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灯笼的光芒如同太极图一般壮丽,又如同水晶一般透明纯净。此外,诗词中的联想和遐想更让人联想到灯笼的美丽景象和扩散的光辉,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意境。整首诗词以其精细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示了叶茵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楼上西风吹画屏,楼前秋思满都亭。金河水去涓涓碧,琼岛云来冉冉青。近见萧何成第宅,旧闻汲黯在朝廷。明时进用多英杰,迂腐深惭守一经。

南还昔别已匆匆,日断云飞思欲穷。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门潮涌浙西东。沉烟白鸟晴沙际,飘带青山夕照中。治世安民遗泽在,万年史笔纪高风。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屡触炙眉怒,讵帝折腰耻。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性乱因醪误。精枯缘色妒。眼神伤败,被财役住。鼻浊如何,只为气使馨清去。浮世人难悟。*四事相牵,沦落苦处。达士怡然殊不顾。上净真心,於下元阳坚固。左养取青龙,右边白虎。咆哮做。都总来攒聚。便成结金丹,大罗归去。

大都修炼似蒸沙。阴阳失两家。正如飞鳌舞长蛇。宁知饮月华。回老貌,假群姓。熏蒸成绛霞。但教心地不倾斜。巢中能养鸦。

良月戒微寒,清夜祥烟馥郁。来报天庭喜事,现灯花金粟。芝书奎画下层霄,宣召想来促。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碧眼何须青白为,冰辞雹语不吾欺。君看衮衮腰金者,曾见骚坛大将谁。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太伯新祠古让乡,老梅根畔水流长。十年梦寐三间屋,万古纲常一瓣香。扁榜大书元自孔,衣冠遗制合存商。向来曾拟荆蛮曲,许作迎神第几章。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有来同卉枝,亦各不偎拥。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酒尽情无极,花深眼欲迷。拂鞭归去晚,月在画楼西。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虽云误失风霜操,不替调羹为子贤。

城头杖屦恣延缘,终日看山也自贤。浮蚁酿来堪把盏,飞鸿送尽且挥弦。卷残帘幕千家雨,倚遍阑干四角天。渭北江东何处是,谪仙诗兴政飘然。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