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讯憨公海印寺

种得霜秔弟子舂,掌中山雀钵中龙。
诸方衲子归香积,可奈斋时一片钟。

作品评述

《寄讯憨公海印寺》是明代诗人邢侗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种得霜秔弟子舂,
掌中山雀钵中龙。
诸方衲子归香积,
可奈斋时一片钟。

这首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僧侣在寺庙中的景象和心境。接下来,我将对诗词的意义和赏析进行分析:

诗词的第一句描述了僧侣在碾米,使用霜秔(秋收后剥去外壳的稻谷)进行碾磨。这里的霜秔弟子舂,表达了僧侣勤奋劳作的形象。

接着,诗句提到掌中山雀钵中龙。山雀是一种小鸟,钵是僧侣施舍食物的容器。这里的意象传达了僧侣谦逊自持、慈悲施舍的精神,将微小的东西转化为伟大的象征。

第三句诗句中的诸方衲子归香积,表明了各地的僧侣都聚集在海印寺,共同修行。衲子是指穿着衲衣的僧侣,归香积则指归依佛法。这里表达了僧侣们的虔诚和对佛法的追求。

最后一句描述了斋时一片钟。斋时是指僧侣们守戒修行的时间,钟声代表了宗教仪式的开始和结束。一片钟的声音给人以宁静和肃穆的感受,也表达了僧侣们对宗教仪式的敬重和心无杂念的状态。

整首诗词通过对僧侣的生活场景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僧人勤奋劳作、谦逊慈悲、追求佛法和宗教仪式的虔诚。诗词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精神和宗教情怀,给人以宁静和充满敬意的感受。

诗词推荐

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

阶下宝鞍罗帕,门前绛蜡纱笼。留连佳客怅匆匆。赖有新团小凤。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瓯中。归来袭袭袖生风。齿颊馀甘入梦。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昔人道与俱,物外一不假。而我同是见,兼取及土苴。虚心超万境,诗笔时一把。造诣岂二机,此秘知者寡。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云台列像拱真人,野老犹夸建武春。不用剑锋能刜石,冰河一瞥已通神。

红点霏霏似撒沙,荒园幻作五侯家。自怜改尽青青鬓,无力栽花且看花。

老子痴顽耐远游,平生腹不贮闲愁。今年天赐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头。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进一步,退一步,钁头钁底无回互。以一机,夺一机,没便宜处讨便宜。插锹叉手田中事,是即担泉带月归。

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道人心地古为徒,野鹤昂藏白月孤。我亦生来世缘薄,回思昏宦欢非夫。

昨日去年去,今朝今岁来。去年去不去,今岁来不来。

介胄鹰扬出,山林蚁聚空。忽闻飞简报,曾是坐筹功。迥夜昏氛灭,危亭眺望雄。茂勋推世上,馀兴寄杯中。喜色烟霞改,欢忻里巷同。幸兹尊俎末,饮至又从公。

珠箔风轻月似钩,还看锦乡结高楼。堪伤乞巧年年事,未识君王已白头。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篱下沟中纷漠漠。翠鬟婢子不胜愁,扫尽还飞满朱阁。晚来风雨送行春,天无游丝地无尘。雪狂絮乱安可得,孤树青青愁杀人。

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