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复归故乡

二老堂边花作林,不愁酒竭贳貂金。
宗人避世散还聚,才子哦诗绝复寻。
莫话衣冠一酸鼻,回思戎虏几寒心。
半墩仙隐吾庐在,人认桃源鸡犬音。

作品评述

《避地复归故乡》这首诗词是宋代葛立方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老堂边花作林,
不愁酒竭贳貂金。
宗人避世散还聚,
才子哦诗绝复寻。
莫话衣冠一酸鼻,
回思戎虏几寒心。
半墩仙隐吾庐在,
人认桃源鸡犬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位老人围绕堂边的花园,花朵茂盛,仿佛成了一片小林。他们不用担心没有酒喝和贫穷,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富。有时,他们的朋友会暂时离开,但最终还会再次聚集在一起。在这里,有一位才子,他的诗歌非常出色,而且独一无二,很难再找到相似的。不要讨论那些令人痛心的衣冠束缚,他们回想起战争和敌人的侵略,内心感到无比凄凉。在这个半山坡上,有一位仙人在隐居,而我的住所就在这里,人们会认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桃源,听到鸡犬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两位老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表达了一种隐逸安乐、返璞归真的情怀。诗中的花园和财富象征着物质富足和生活的舒适,而朋友的离别和重聚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迁和友谊的珍贵。诗人通过对衣冠束缚和战争回忆的否定,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战乱的厌倦,向往宁静和平和的生活。诗末的仙人和桃源意象,象征了一种理想的归处和心灵的净土,给人以一种美好的遐想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东泉人未知,在我左山东。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此流又高悬,rT々在长空。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倦倚枯株坐,起寻微迳行。鱼为凿坏遁,蝉作采薇清。弹指四时足,闭关群动平。尽言殊未可,日用本分明。

拜伏庭前又一番,天书虽捧未容看。南阳久作蟠龙卧,应为苍生起谢安。

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东为读书窗,初日满窗纸。衰眸顿清澈,不畏字如螘。琅然弦诵声,和答有稚子。余年犹几何,此事殊可喜。山童报炊熟,束卷可以起。

洞户香凝,宴开特地风烟好。靓妆娟妙。玉雪光相照。认是桃源,绿水红云绕。真曾到。漾舟人老。应被桃花笑。

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梦作白鸥去,江南水如天。

渔舟閒上揭疎篷,倚遍苕华岸岸红。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梧桐子,看到月西楼。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人在御街游。

鹦鹉洲犹自若,铜雀台安在哉。老瞒真大不道,狂生恃小有才。

跨浙远来瞰东极,禹穴云生海东碧。白玉空为越土尘,青同不改秦时色。越王台上几秋霜,秦皇楼边多夕阳。世事茫茫今复古,断烟衰草共凄凉。

山行有奇观,胜处每自省。振策响岩石,探入烟霞境。洗耳听泉声,缓步踏松影。幽鸟吟清风,尘梦忽唤醒。一僧从吾游,策蹇度峻岭。山家喜客来,呼儿瀹新茗。班荆坐茅檐,款话清昼永。何日遂归耕,来此谋二顷。

药玉船中酒似空,水沉烟上雪都融。梅堂客散人初静,椽烛烧残一尺红。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烈山有子,后土有臣。播种百谷,济育兆人。春官缉礼,宗伯司禋。戊为吉日,迎享兹辰。

结夏駸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祥烟葱郁蔼门庭。骖鸾双女侍,毓凤二雏新。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行膺当路荐章荣。璇源添喜庆,椿算祝遐龄。

吏民俱因市廛小,鸥雁相呼湖海宽。蕃息谁能力耕鉴,弦歌依旧好为官。

司马遗书有坐忘,顗翁止观略相当。龟堂闭户常终日,时得相从一炷香。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