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
拼音和注音
jué yù yáng guān dào , hú shā yǔ sāi chén 。
翻译及意思
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阳关道: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沙:一作“烟”。塞尘: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
词语释义
阳关:1.地名。2.汉时设置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关隘。
绝域:绝域juéyù[remoteplaceforeigncountry]极其遥远的地方多指国外愿从谷吉,效命绝域。——《后汉书·班超传》
关道:犹要道。清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
阳关道:比喻宽阔的道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原诗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