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安溪道中

鸡豚殆尽官车过,豺虎犹存野老愁。
万一皇恩更宽大,会令戈甲变耡耰。

作品评述

《行安溪道中》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走在安溪道中,官车过去后,鸡豚几乎消失殆尽,但野外仍然存在着豺虎,这使得老者心生忧愁。如果皇恩更加宽厚,那将会使得战争变得平和,戈甲变成农耕的工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安溪道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富裕的向往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心与忧虑,同时对和平的渴望和期待也透过诗词流露出来。

诗词中的鸡豚几乎消失殆尽,豺虎仍然存在的描写,暗示着战乱带来的灾难已经使得人们的生活贫困不堪,社会秩序的破坏也导致了野兽的肆虐。而老者的愁苦则体现了老百姓对战乱的痛心和无奈。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却带有一丝乐观的色彩。它暗示着如果皇恩更加宽厚,将会带来和平与繁荣,甚至使得战争的武器变成农耕的工具,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富饶。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战乱和和平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安定繁荣的期盼。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刻的诗意,同时也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弦歌不救鲁,告谕难入巴。世事蛇赴壑,吾生狗丧家。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荷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闻道休官能自适,惠在贻问更相宽。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文行学曾颜,才名孰可攀。仁风清郡国,和气满江山。暂抑提雄漕,行当簉近班。须知揽辔暇,大智养闲闲。

七八叶芦秋水里,两三个雁夕阳边。笔头到处浑无碍,扫破寒潭一簇烟。

柳色花光映晓云,半窗红日已东升。行人隔水自相语,无数莺啼闻不曾。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凉人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灯花红。光摇珠箔梧桐月,香透纱厨茉莉风。欹枕觉来人不寐,捻须吟罢句难工。小蛮问我诗成未,诗在池塘草梦中。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杨子江边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柳丝换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花间千骑两朱轮。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激箭波涛上,为梁木石雄。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潦集连艘断,冰融一水通。询谋自谁可,贤有赞皇公。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认真。少知行路恶,老爱在家贫。宁接古时鬼,怕逢今世人。涧松方卧雪,野草亦争春。

两祖门中种阴德,名塞四海世有人。诸儿莫断诗书种,解有无双耸搢紳。人间卿相何足道,胸次诗书要不忘。男儿邂逅起屠钓,何如林下日月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