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宿华顶玉井楼(其二)》
拼音和注音
àn xué lóng shé zǒu , shēn lín hǔ bào g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蛇:龙蛇lóngshé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虎豹:喻指残暴之人。比喻勇猛的战士。比喻富有文采。形容怪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不寐芙蓉冷,幽栖薜荔惊。
灵胡秋赑屃,毛女夜妖精。
暗穴龙蛇走,深林虎豹耕。
星连棋石布,雨共洗盆倾。
霜绝千寻锁,风邀五舌笙。
岂因临帝座,呼吸变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