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思邈真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作品评述

《题孙思邈真》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一去五百载,
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
不应尸解坐虻虫。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对孙思邈的赞美和惋惜之情的表达。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医学家,他在峨眉山西崦修炼成仙后,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但他的存在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诗人认为孙思邈自视为天仙,享有官职的待遇,不应该被视为寻常人而座虫蛆的尸体。

赏析:
这首诗词寄托了苏轼对孙思邈的崇敬之情。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医术造诣和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苏轼以峨眉山为背景,将孙思邈置于山巅,象征他的卓越地位。"一去五百载"表明了孙思邈已经去世五百年,但他的存在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敬意,强调了孙思邈在医学界的伟大成就和非凡地位。

诗的后两句则批评了一些人对待孙思邈的态度。"自为天仙足官府"指的是孙思邈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具备了神仙的地位和官员的待遇。"不应尸解坐虻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态度的不满和愤慨。"尸解"指的是尸体腐烂分解,"虻虫"则是指苍蝇等昆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对待孙思邈的人。诗人认为这些人对待孙思邈的态度是不应该的,因为他们应该尊敬和崇拜这位医学界的巨擘。

整首诗词通过对孙思邈的赞美和对他的批评,传达了诗人对医学的敬意和对一些人态度的不满。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怀念,又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审视。同时,通过描绘峨眉山的景色和运用隐喻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秩秩礼文,肃肃严祀。仰洽神休,式协民纪。灌献有容,会其俎簋。明德惟声,以介丕祉。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与师交际狎,弟后我居前。久憩上方阁,忽登西浙船。翩然如过鹤,听不到啼鹃。心契无千里,诗盟终有缘。

老天机轴无停手,忙织千葩染万红。惟有一冬闲岁月,梅花专局不分功。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悲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

落叶委通衢,纷然无人扫。但睹新行迹,不见旧时道。古木依道傍,乱藤络其杪。岁暮终青青,终非本容好。世人怀往途,悟此岂不早。振衣无后期,来从汉阴老。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缺多圆少如月,盛极衰来物易秋。

明备崇享,声筦锵锵。铿兮佩举,峨冠齐庄。肆陈有序,承箱是将。其牲伊何,笾豆大房。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道者日高卧,清风隔世尘。凤麟不可见,猿鸟自相亲。山木轮囷古,茶花冷淡春。草荒门外路,常怕有人来。

清川已再涉,疲马共西还。何事行人倦,终年流水闲。孤烟飞广泽,一鸟向空山。愁入云峰里,苍苍闭古关。

风幡心动,一状领过。只知开口,不觉话堕。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月在天,字在纸。於此经,了也未。口如鼻孔眼如眉,依前坐在光影裹。

北固城高万象秋,烟竿一缕认扬州。试乘绿涨三篙水,要见朱帘十里楼。泪湿宫衣朝雾重,愁熏塞阜夕阳浮。隋堤旧事无人问,两两垂杨系客舟。

谤之则丧家狗,誉之则人中龙。华发去周柱下,深衣立鲁门东。

久客怀人百事慵,春归几日是残冬。长安雪后无来往,报国门前独看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