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演教大师东游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
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作品评述

《送演教大师东游》是宋代文人李覯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野客(指独居山野的隐士)与一位名为演教大师的人别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长久的珍视以及旅行寻求自我修养的追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诗意:
这首诗以野客与演教大师分别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隐士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相知相惜之情。野客和演教大师相识已久,他们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他们的衣冠虽然不同于常人,但言行却像儒家一般严谨正派。他们的人生道路受天命的制约,他们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海的尽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野客对演教大师前往武夷山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在那里与美景相会,畅快地享受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野客和演教大师的描绘,展示了两个人的特点和追求。诗中的野客是一个独立自由的隐士,他身上的变化与成长逐渐显现出来。演教大师则被描绘为一个虽然外表与常人不同,但内心却具备儒家的品质和修养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相识与别离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按照自己的天命行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之旅。诗中描绘的遨游遍海涯和好去醉流霞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整首诗情感含蓄,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物情感与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由的珍视,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推荐

清静人安乐,恒持要久长。秋天澄皓色,春日发辉光。一气从初立,三才位不忙。群生如是梦,甚处得馨香。

几年冷树雪封骨,一夜东风春透怀。花里清含仙韵度,人中癯似我形骸。三点两点淡尤好,十枝五枝疏更佳。野意终多官意少,玉堂茅舍任安排。

联骖来二妙,契好属儿孙。夜半星河转,谈深几席温。能诗饭颗瘦,使酒濮阳髡。万事醉吟里,那须倚市门。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新柳休攀短短条,离愁似雪未能销。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德曜宅前今独去,平津门下旧相招。重来莫在花开后,拟听狂歌醉几朝。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十年心事已蹉跎,吴越兴亡付绿波。衰鬓又惊黄叶落,故乡遥认白云多。葛洪井畔三生石,处士梅边士里荷。总是平生快心处,夜长无奈月明何。

细草荒烟古墓田,知经寒食几年天。雪条花下翩翩纸,疑是曾分白打钱。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淮平舟未进,远绪怅依依。勿谓王孙怨,先如春草归。

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国论倚台谏,悠悠难具论。昌言风已微,钩党日愈新。柱下树荆棘,夕垣伏戈矜。深宫沉白简,天语隔紫宸。泾渭既无源,南北各有唇。不复辨真赝,相与随笑颦。埋轮吓腐鼠,借剑斩束薪。邮传候迁拜,取次据要津。职掌任汶汶,颊舌徒龂龂。先朝好台省,姑苏有三陈。祚昔五下吏,危言

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

纵观姑游目,殷忧欲碎心。马嘶淮祲恶,鹃叫蜀冤深。玉座方亭箸,椒涂亦脱簪。好为谏臣论,莫作醉翁吟。

江南官路接天开,五月长安赐第回。若见门人旧题处,亦须披拂记曾来。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eP々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玄冥留雪付勾芒,桃李虽忧麦未伤。膏泽较迟三十日,问天此意亦茫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