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雪晴书事

消尽琼瑶云驭归,余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

作品评述

《和人雪晴书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消尽琼瑶云驭归,
余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
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
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
日暮空林何所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晴朗的景象,表达了孤鸟无食、日暮无依的凄凉之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生活困苦、孤独无助的愤慨和哀怜之情。

赏析:
首联“消尽琼瑶云驭归,余寒犹复助风威。”运用了形象的描写,表达了雪后云彩消散,凛冽的寒风更加强劲的意象。这里的“琼瑶云”形容雪花,通过“消尽”一词,表达了雪花渐渐融化的景象。下联“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则以“秋霖滴”来比喻雨滴,形容雪花融化后的落水声。整个联句描绘出雪后的清新景色和温暖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通过描绘土地解冻的景象,表达了大地回春的喜悦和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这里的“荜户”指的是紧闭的门窗,而“苔矶”则指的是被冰封的岩石。整句表达了大地解冻的情景。

最后两句“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以乌鹊为形象,描绘了鸟儿在寒冷的冬季难以觅食的困境,以及日暮无依的凄凉景象。这里的“空林”象征着无人居住的荒凉之地,强调了孤独和无助的心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困境的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含蓄,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尝陪诸老后,亦与晚进游。有能一夕话,可洗万古愁。昔君尚青衫,今我已白头。阙下何匆匆,蜀江正悠悠。一请工治庖,再请拙操舟。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将相家声近,勋名晚岁隆。给扶安旧德,赐府压群公。不见弥缝迹,空推翼戴功。山公旧多可,寒士泣清风。罢郡来清颍,微官忆宛丘。颓垣那可住,隐几若将休。复起民欣愿,全归

高松暑不侵,芭蕉堕新绿。茅亭有高士,清溪时濯足。天风吹葛巾,醉向亭中宿。悠然忘市朝,醒来饭黄犊。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思君罢琴酌,泣此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

韬藏馥郁保天真,珍重芳姿肯殢人。莫道清高便无韵,春来谁是解全身。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但成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微吟缓步惬晴沙,聊谢愔愔载妇车。时遣贳貂邨店酒,回思缚虎长官衙。春山好著屏中色,吟笔谁添锦上花。不妨习池风月主,只今何处问诗家。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百年琢就流杯石,来泛清波未半时。幸有九贤俱毕集,却嫌当坐欠羲之。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风寒当一面,江□□千艘。此日要人物,九天宽顾忧。诗书用处别,澼絖换封侯。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咄咄清流久灌输,帝虚馆殿待名儒。纵□□□□□岭,未抵鸱夷泛太湖。青史方将观晚节,黄封尚可易村沽。书言耳重知君意,怕听朝鸡与漏壶。

当时护跸此盘旋,倒指重来仅十年。决策迁都言漫切,自怜微力莫回天。

秋风吹雨鸣窗纸,壮士不眠推枕起。床头金尽尊酒空,枥马相看泪如洗。鸿门霸上百万师,安西北庭九千里。帐前画角声入云,陇上铁衣光照水。横飞渡辽健如鹘,谈笑不劳投马箠。堂堂羽檄从天下,夜半斫营孱可鄙。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九岁执公卷,倜傥干名意。乞荐乡老书,幸会春官试。折桂愧巍峨,依莲何气味。性拙绝不佞,才短无馀地。前年会知己,荐章实非据。宁见民说平,空荷君恩寄。瞿唐抵巴渝,往来名揽辔。孤舟一水中,艰险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几向客右度重九。苦无佳句答良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