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
山中岂不差岑寂,犹胜人间臭腐肠。

作品评述

《梦回》作品评述:《梦回》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寰区叹屈瞻天问,夷貊闻诗过海求。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何当世祖从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

拄地撑天全体用,夕阳影里不藏身。有时独坐孤峰顶,寂寂犹闻落叶频。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暗发前军连夜战,平明旌旆入襄州。五营飞将拥霜戈,百里僵尸满浕河。日暮归来看剑血,将军却恨杀人多。

飒飒风叶下,遥遥烟景曛。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

肃驾来墟落,悠然瞩霁氛。飞花缺林影,惊鹭破洲群。牧径寻还失,荛歌断更闻。平芜与天远,孤日带霞曛。梁雉今谁嗅,城狐古不熏。楚人矜节物,腰艾鬬兰芬。

登城放目雪光中,万水千山一色同。逗晓月华犹在地,未春柳絮巳随风。忽传别驾赠佳句,道是频年当屡豊。捻断冰须愁寡和,玉花飞绕正蒙蒙。

山行有底急,路转乃尔长。肩舆憩清荫,屐齿寻幽芳。突兀见古殿,委蛇度飞梁。馀红点涧色,新绿浮岩光。人径出鸟道,僧居俨蜂房。前山去未了,后骑低可望。逢人贵同气,偶地忘殊方。径催文字饮,稍近花草香。语味写素隐,诗工发深藏。湛辈欣有得,折杨愧成章。

底处烟林飞伯劳,春生诗思剩摇毫。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寸晷场中较尺寻,荣亲无路泪盈襟。一贫谁过箪瓢巷,百口难宽儿女心。昨梦重圆知误喜,平生失计为工吟。近来文体尤趋薄,古道何由可语今。

买陂塘旋栽杨柳,佳人屡辍斋务。扁舟荡漾亭深处,堪避片云疏雨。明月渚。有仙子凌波,解佩留芳屿。园丁亦语。道四美俱全,二难巧遇,杯酒易成趣。升平相,元与旌阳同许。水云身世希吕。归来却觅玄真子,不和岳阳楼句。斟佳醑。怅瑶瑟朱弦,遗曲谁能谱。谈今援古。听无底书囊,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丛丛低绿玉参差,抱瓮春畦手自冶。地暖乍离烟雨气,岁寒不改雪霜姿。太真妃以香为骨,虢国人嫌粉涴眉。莫道秋崖无造化,解令朽壤出神奇。

江涨皆云牵路漫,又云江涨苦无滩。割晴耕雨难均得,造物于兹良亦难。

孤窗烛影微,何事阻吟思。兄弟断消息,山川长路岐。日沈栖鹤坞,霜著叫猿枝。可想为怀抱,多愁多难时。

身离匡庐紫翠重,壶中且寄水云踪。故人远梦迷千里,浊酒高怀渺万钟。台上苦吟无别事,枕前闻籁有孤松。不知忧乐随时意,但虑荒芜钝笔锋。

川云散尽十分晴,缭出溪头信意行。片片飞花随步远,离离芳草上墙生。村深日暖单衣爽,路转沙平两履轻。膰肉芬香坊酒酽,因来聊得饷春耕。

寒江多石出,危岸有沙摧。短绿行穿麦,高红仰嗅梅。故人能共往,胜日可频来。春事从兹始,群花次第开。

招提深僻好山重,湿翠阴森一径松。夜静鹤归清梦绕,日高僧起碧云封。晴分贝叶翻余照,雨送钟声度远峰。竹舍因逢三昧语,鸟啼花满万缘空。

椒花献岁新,瑄玉侍祠频。此夕同华省,非才愧后尘。江风迎苗旆,沙雨待朱轮。不比斋官冷,端居弃掷春。

栽培终得近天家,独有芳名出众花。香递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襯明霞。纵吟宜把红牋襞,留赏惟张翠幄遮。深觉侍臣千载幸,许随仙仗看秾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