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
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
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
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
但当与作少陵诗,或自与君拈秃笔。
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
尽将书画散朋友,独与长铗归来乎。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它描述了天空、自然和艺术的奇妙之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公水墨自奇绝,
瘦竹枯松写残月。
梦回疏影在东窗,
惊怪霜枝连夜发。

生成变坏一弹指,
乃知造物初无物。
古来画师非俗士,
妙想实与诗同出。

龙眠居士本诗人,
能使龙池飞霹雳。
君虽不作丹青手,
诗眼亦自工识拔。

龙眠胸中有千驷,
不独画肉兼画骨。
但当与作少陵诗,
或自与君拈秃笔。

东南山水相招呼,
万象入我摩尼珠。
尽将书画散朋友,
独与长铗归来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天空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以及艺术的力量和创造力。苏轼通过对水墨、竹子、松树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天地间奇妙景象的独特之处。他觉醒于梦中,看到了窗外稀疏的月影,惊奇于霜枝在夜间的生长。

诗中提到"生成变坏一弹指",意味着在一瞬间,一切都可以变得不再完整,从而认识到宇宙最初是没有任何事物的。苏轼认为,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普通的士人,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与诗人一样出色,画家的艺术作品和诗人的诗篇都是由灵感而生。

诗中提到龙眠居士,指的是文人画家龙眠,他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使龙池飞扬、霹雳交加。虽然诗人自己不擅长绘画,但他的诗眼同样能够洞察出艺术之美。龙眠不仅仅描绘了物体的外貌,还能将灵魂和骨髓表现出来。

苏轼建议自己与龙眠合作,或者自己拿起画笔写下少陵诗。他希望通过诗歌和绘画,将东南山水的景色吸引到自己的心中,使万象都进入他的心灵之珠。他希望与其他朋友分享他的书画作品,但他也愿意独自与长铗(指吴传正,另一位文人画家)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天地之美和艺术创造力的赞叹。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生成与变化的思考,以及对画家与诗人创作灵感的共同来源的理解。

诗中的意象多样而富有张力,如天公水墨、瘦竹枯松、残月和霜枝等,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感叹。他通过将画家龙眠的才华与自己的诗眼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艺术多样性和互补性的认可。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力。他通过对画家的赞美和对自己与之合作的渴望,展示了对艺术合作和交流的渴望。最后,他表达了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愿意独自享受艺术之美的情感。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于自然景观和艺术创造力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家的赞美和对艺术交流的渴望。苏轼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于天地之美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充满了对于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于合作和交流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欲闻要言今告汝,帝乃焚香请此语。若能炼魄去三尸,后当见我天皇所。顾谓侍女董双成,酒阑可奏云和笙。红霞白日俨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

君登石渠阁,荏苒十过春。编摩业即卒,出入命已频。人情叹荣滞,雅意犹逡巡。襟怀恬而旷,鬓发黳如新。躬随省中籍,念切堂上亲。前时动乡思,归梦趋梁岷。乞符去故里,拜疏伏紫宸。恩颁尺一诏,宠驾双朱轮。朝为浮瀛侣,暮作临邛宾。谁言蜀道远,自喜家山邻。岁晏风惨惨,行役

维宋肖德,钦天顾右。于皇道祖,丕釐灵祐。葛藟殖繁,瓜{左瓜右失}孕茂。克昌厥后,世世孝奏。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门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院静槐阴似水,雨余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返老还童,易粗为妙,定有九还丹诀。霁景浮空,天光眩海,一体本无分别。便堪称、六一

黄叶声迟风歇。龛火夜寒明灭。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清绝。清绝。透隙飞霜似雪。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浮世都怜假合身。劝人认取里头人。本来面目好相亲。返照回光知去处,逍遥自在乐天真。锐然颖脱出嚣尘。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夜闭袁门晏未开,开门满目是琼瑰。木绵着地还飞起,杨絮沾人倒扑回。

鹊寄先声到敝庐,故人回首意何如。我方无事能高枕,子亦徐行可当车。小瓮床头新注酒,青灯窗下静观书。虀盐冷淡商今古,恐胜朱门食有鱼。

粉芋头煨软火,懒黄菁煮沙瓶。饭后乌藤用事,小奚忙启岩扃。

纱笼解散坐门畿,生怕逢人索接篱。朝雨洒来山更净,舂锄恰好到方池。

四海王詹事,传家有象贤。宦情尘滓外,风谊典刑边。遗爱依前郑,群居得少连。生平才乐此,一梦涕潸然。

迷藏九曲属樵耕,野草闲花故有情。废苑春风遽如许,隔江山色可怜生。新声度曲复谁道,古井酌泉聊独清。杜紫微灵定相笑,青楼薄幸不知名。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恭闻庙堂略,欲断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满肯同心。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还有市鄽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

粒粟悬悬左角钟,几年镇压梵王宫。要知八万四千所,元在寻常一念中。佛现紫金归胜地,僧夸乌石坠虚空。毫光起处无人见,明月堂前玉几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