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

石梁嵲屼据山流,异迹尝闻记道猷。
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
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

作品评述

石桥

石梁嵲屼据山流,
异迹尝闻记道猷。
五百真如谁化灭,
三千色界妄探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
茗盏花浓继日浮。
静境少留尘虑息,
松风萧飒又惊秋。

中文译文:

石桥
石梁突兀地承载山流,
异迹我曾闻它的道德规范。
五百个真实的存在,又将化为虚无,
三千个世界,人们却徒劳地去探求。
灯火始终在古龛上燃烧,
茗盏上的花香日复一日地飘浮。
在宁静的环境中,尘埃和忧虑少了下去,
松风萧瑟又惊起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禅意的场景,以石桥、灯火、茶香、松风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思考和赞美。

首先,诗人通过描写石梁嵲屼承载着山流,突兀地出现在自然之中,表达了禅宗的“无我”观念,强调了事物本身的存在即是道德规范。此外,诗人提到了真如和色界,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表达了禅宗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态度。

其次,诗人描绘了灯火和茶香的情景,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展现了禅宗的安祥和宁静,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灯火代表了明亮和智慧,茶香则象征了宁静与舒适。

最后,诗人提到了松风,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松风的萧飒声给人一种清静和宁逸的感觉,同时也象征了禅宗的空灵和博大。

总之,这首诗以禅宗的思想为基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对禅宗要义的思考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诗词推荐

平生结交无十人,与君契合怀抱真,春游有时马忘秣,夜话不觉鸡报晨。极知贫贱别离苦,明日有怀就谁语!人无根柢似浮萍,未死相逢在何许?道边日斜泣相持,旗亭取醉不须辞。君贵堂厨万钱食,我劝一杯应不得。

烦心如枯鱼,展转想斗水。凉飙从西来,猛雨爽我耳。初临前轩看,返洒已满几。青松披鲜云,野景晚转美。庭花瑶簪长,韡韡拟缟李。谁怀逢秋悲,且展解暑喜。泾川神仙才,匪与朽腐比。新辞敷烟霞,缥缈起短纸。

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谢公风流远,抵掌恨陈迹。揪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

青山万叠倚晴空,中有招提一径通。衲子不关尘世事,黄花红叶共秋风。

不与花争世态红。

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花下醉眠休诉。看取春归去。莺愁蝶怨春知否。欲问春归何处。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

安莫安于王政平,乐莫乐于年谷登。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

自我知非,卷去图书。闭目内观,妙见自如。闻阿那律,无目而视。决明何为,适口乎尔。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夜半一阳动,万木总皆春。当观向荣意,从此识吾仁。

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制和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

富贵碧筒醉,褦襶火伞来。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浮玉山头屋数椽,同龛弥勒忆当年。只今输与良书记,睡起晴窗看钓船。

月黑叩店门,灯青坐床箦。饭麤杂沙土,菜瘦等草棘。泰然均一饱,未觉异玉食。我岂儿女哉,口腹为怨德!古人耻怀禄,不仕当力穑。从今扶犁手,终老谢翰墨。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鄞江祸尤酷,越山

参横月落几相思,第一春风向此期。乘兴竹筇霜后路,寄声篱落水边枝。禁中鼓绝花奴老,海上宫深鸟使迟。独抱素心谁是伴,罗浮仙梦隔天涯。

忆昔登龙日,从容接胜游。轩窗临绿野,尊俎俯清流。尚欲荣花坞,那知负钓舟。新阡何处是,极目暮云愁。

去去灵川境,晴岚带暮烟。槟榔新满市,榕树老参天。舂委工於水,犁资手以佃。凄凉海天角,何事羽书传。

蝉声昨日催秋至,渐觉单衣卷凉吹。闲吟最爱夕阳天,水转澄鲜山转媚。几处桐阴清露垂,萧然物候翻相宜。不知宋玉何为者,畏见西风摇落时?

爱物停垂钓,劬身自荷锄。时从邻父饮,日授稚孙书。尚弃登山屐,宁须下泽车?平生双不借,投老伴归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