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小园四首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賸欲开。
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作品评述

《独步小园四首》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独步小园四首

江梅落尽红梅在,
百叶缃梅賸欲开。
园里无人园外静,
暗香引得数蜂来。

中文译文:
江边的梅花已经凋零,但园内的红梅仍然盛开,
紫红色的梅花犹如百叶窗一般,欲望着开放。
园中没有人,园外宁静无声,
幽幽的花香吸引了几只蜜蜂前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园中的景象,以红梅为主题。诗人首先提到江边的梅花已经凋零,但园内的红梅依然盛开,传达了一种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独特存在感。梅花的颜色如同百叶窗一般,暗示着梅花即将绽放的欲望。整个园子内没有人,外面也十分宁静,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而梅花散发的暗香吸引了几只蜜蜂前来,显示了梅花的芳香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园中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寂静与纯净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对比描绘,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不畏寒冷的品质,以及它在寂静中散发的纯净芳香。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具有坚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纯洁和孤独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境遇下的自我寻求和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

前日来攀小园树,枝头蓓蕾无万数。今朝置酒来赏花,已有残英伴飞絮。春花如此将奈何,白日虽迟终不住。莺歌蝶舞两矜春,见我长嗟亦飞去。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万中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天上一轮影万轮,一轮方是月明真。只寻天上一轮月,水里万千何足论。

牧羊义帝实妨贤,犹有三纲共畏天。树楚击秦宜奋发,恶名何事苦争先。

投鞍才近午,置榻已成曛。岂乏道旁店,恐逢梁上君。

修途百折到山顶,绀宇数间开道场。倦卧尽人身自在,翻愁作梦趁黄粱。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庭虽过鲁元无异,桴仙乘由得问强。亲见治民如沼眼,归谈勤贼定勤王。翻思欠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途中久客忆家山,一线蹊通入翠寒。望处霁云收青练,跨门残月堕金盘。十虚俱殒眼方阔,三世齐吞肚觉宽。变化鲲鹏底时节,霄程九万看风抟。

红树晓莺啼,春风暖翠闺。雕笼熏绣被,珠履踏金堤。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藁砧当此日,行役向辽西。

钱唐回首春狼藉。湖山依旧横金碧。何处是儿家。粉墙杨柳斜。佳期难暗卜。檀板传心曲。随意带宜男。就中应未堪。

出旬方到同安郭,水驿春寒懒放船。白浪翻江风愈壮,黑云粘树雨长悬。峰头僧磬惟闻响,沙口渔罾已罢牵。寄语群鸥莫相狎,只今无暇与攀缘。

久疾无时已,残年莫更论。流离魂未返,穷苦舌空存。耕垄关心事,祠官荷主恩。但愁垂老眼,不见定中原。

云间霅水往来航,风雨几番腾客装。子职废供一旬劣,官事不了三春强。去时园花初放白,归日江梅如许黄。少复须之又西指,薰风一舸在回塘。

短裘入重云,长鑱求灵药。人葠四体具,狗杞群吠恶。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非烟非雨淡蒙蒙,深闭窗扉护脱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