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披锦亭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

作品评述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披锦亭》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红露绿晓风香,
燕舞莺啼春日长。
谁道使君贫且老,
绣屏锦帐咽笙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清晨的风带着烟雾,红花和绿草显得分外鲜艳,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气息。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黄莺在枝头啼鸣。然而,诗中的作者自嘲地说,谁会说他贫穷又年老呢?他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年岁也已经不轻,但他仍然能够欣赏到这样美好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这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心态和对美的敏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观,将自己与世俗的贫穷和老去相对比,以此突显了他内心深处的豁达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烟红露绿"形象地刻画出春日的鲜艳景色,"燕舞莺啼"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最后两句"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之情,显示了他对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淡泊名利、豁达心态的主题,给人以宁静、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不因排根人,安得兹婆娑。请赋淇奥诗,但恐居亡何。

气佳哉兮郁葱,文五色兮虎龙,江胥杵沙为驰道兮,海若斂潮其下风。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轸猎来自东。孕泰和兮诸冯,煽炎晖兮沛丰。於乎秦望,禹会其宇内之镇兮讵伊越之雄。

民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颓然笑阮籍,醉几书谢表。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楼。大醉方回首,逢人不举头。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戴个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离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雪冤知早晚,雨泣渡江湖。秋树吹黄叶,腊烟垂绿芜。虞翻归有日,莫便哭穷途。

花心亭上坐,满眼是湖光。只为便幽趣,能来倚夕阳。水边春寺静。柳下小舟藏。不待清明近,莺花已自忙。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有时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朝欲携手出,暮思联骑还。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

我访茶山公已仙,向人惟有竹苍然。摩挲欲问当时事,竹不能言风为传。

楚地秋风劲,湘江夜雨深。不看双凤舞,恰听老龙吟。正直崇高节,岁寒同我心。悠悠向京国,转转忆山阴。

当年双桧是双音,相对无言老更恭。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积德皇阶厚,诒孙宝训长。祺宫前祝祉,猗殿此开祥。即夕铜吹律,先时日抱光。由来七鬯主,更重室家王。瑞荚随辰满,仙兰备浴芳。已知周卜永,方验宋宗彊。京甸欢馀霈,宸帷溢庆觞。史臣虽弱翰,行及纪元良。

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晓披阊阖见朝阳,知向碧阶添几线。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

东风催客呼前渡。宿鸟投林暮。欲送人送得归人。万叠青山罗列、是愁城。谁家台榭当年筑。芳草垂杨绿。云深雾暗不须悲。只缘盈虚消息、少人知。

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_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临池高拓地,轩槛直前开。树影帘中入,荷香坐上来。吏閒休案牍,客好共樽罍。再稔民和乐,嘉名亦称哉。

宗派鸬鹚烟雨外,钓蓑能得几从清。坐无相印田三顷,捻到吟髭雪几茎。剡曲船今寒昨梦,灞桥驴亦笑尘缨。南州高士难为客,相许相从文字盟。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