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顾况的《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拼音和注音
zuì hǎo dāng nián èr sān yuè , shàng yáng gōng shù qiān huā f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二三: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最好:1.最为适当:你~早点儿出发。这件事你~事先通知他一声。2.极好,胜过所有的人和物。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原诗
始上龙门望洛川,洛阳桃李艳阳天。最好当年二三月,上阳宫树千花发。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