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少林谩道付神光,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

作品评述

《颂一百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重显。本诗以简短的描述表达出了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二三,
四五六,
碧眼胡僧数不足。
少林谩道付神光,
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
夜来却对乳峰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对数字和地点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思考和境界。

首两句"一二三,四五六"似乎是无厘头的数字串联,但却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它们暗示了诗词后面的意境将会与这些数字有所关联。

接着,“碧眼胡僧数不足”,这句话给人一种神秘而又不完整的感觉。胡僧的碧眼意味着他的异域身份,而“数不足”则暗示着缺少的是什么,留给读者一种思考的空间。

在第四句“少林谩道付神光”,少林寺是佛教名刹,谩道指的是无意义的言辞。这句话暗示了通过对佛教禅宗的修行,可以超越凡俗的语言束缚,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光明。

接着,“卷衣又说归天竺”,这句话揭示了胡僧的行踪和归属地。卷衣意味着他准备离开,而“天竺”则指的是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追求,即超越尘世的束缚,回归精神的故乡。

最后两句“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给人一种寂寥和迷茫的感觉。天竺的归处不可寻觅,而诗人在夜晚却在乳峰山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这种寻找和栖身的对比,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在纷繁世界中的追求和寻觅,以及在禅定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数字、地点和景象的描述,抒发了禅宗修行者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迷茫。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引导读者进入思考禅宗智慧和人生意义的领域。

诗词推荐

堂空一鉴悬,万古光潋滟。彼自有盈虚,我要无亏欠。阴祲不能蚀,尘埃不能掩。只於事上观,足为操舍验。

熙朝政化谨三元,有事郊南典礼全。嗣圣万年初见帝,小臣十起夜瞻天。想回玉略红云晓,更揭金鸡暖雨前。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

皇州令节已藏烟,帝渥乘时锡广筵。和气去添春色重,恩光来助日华鲜。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更喜簪裳嘉宴日,亲逢干羽治平年。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凤顶孤峰耸绝奇,仙家云驭久栖迟。飞腾岷岭元和日,留记山岩景佑时。水透山阿朝北坎,山开井势拱离南。他年殿阁鸣钟磬,广运重开帝载熙。

轩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如何天夺尽,真率社中人。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甲犹未意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夸诧。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仍悲次宗辈,尘事日为劳。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一身潜汗漫,品类仰高明。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一层休更上,百尺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南邻送女初鸣珮,北里迎妻已梦兰。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稻粱戒鸟啄,馈粟辞子阳。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若人据槁梧,中自含宫商。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豆山瀛泗等,念往即褰裳。盖云任去来,岂谓符弛张,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云风驾旬馀,日月辀两傍。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飘飘大人赋,气夺

去岁修途度此晨,今年抱疾更漳滨。官壶可醉难多致,城菊未开空屡巡。忆我有诗朝在手,思君何处暮伤神。遥知置酒登高者,回首西南只两人。

云旆吹晴踏翠巅,写成诗卷思翻然。谁知同赋有齐己,人指醉吟为乐天。意自源头水中涌,语如山色雨余鲜。尾貂分付归鸿去,欲便寻盟未有缘。

閒情閒憶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

野色知何处,松边竹外塘。雨馀红菡净,风起白苹香。

畏暑倦杯酌,修廊散步行。寺深藏古意,蝉老带秋声。去就诸缘薄,穷通一念轻。更寻水清处,为我濯尘缨。

万木森秋晃碧宫,灵霞栖断憬晨钟。道人志矣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

汉家太史宋公孙,漫逐班行谒帝阍。燕颔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家徒四壁书侵坐,马瘦三山叶拥门。安得风帆随雪水,江南石上对洼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