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梵志的《回波乐(其八十)》
拼音和注音
yé niáng cháng cùn duàn , zēng zǔ gòng bēi ch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悲愁:(形)悲伤忧愁。
曾祖:称谓。称祖父的父亲。
寸断:寸断cùnduàn断成一节节的许多小段,也用于比喻悲伤肝肠寸断。
王梵志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原诗
父母怜男女,保爱掌中珠。
亦死手遮面,将衣即覆头。
死朴哭真鬼,连夜不知休。
天明奈何送,埋著棘嵩丘。
耶娘肠寸断,曾祖共悲愁。
独守丘荒界,不知春夏秋冬。
但知坟下睡,万事不能忧。
寒食墓边哭,却被鬼耶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