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吉祥寺

刹院年来正勃兴,此山更不及承平。
全无枯客开囊施,犹有残灯逐钵行。
晋殿唐宫牛一梦,黄书晁篆鼓掌鸣。
摩挲古柳成三叹,岁岁东风绿自荣。

作品评述

《芜湖吉祥寺》是宋代黎廷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芜湖吉祥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刹院年来正勃兴,
此山更不及承平。
全无枯客开囊施,
犹有残灯逐钵行。
晋殿唐宫牛一梦,
黄书晁篆鼓掌鸣。
摩挲古柳成三叹,
岁岁东风绿自荣。

诗意和赏析:
《芜湖吉祥寺》以芜湖吉祥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刹院年来正勃兴”,表明吉祥寺近年来兴旺发展,寺庙的活动和氛围日益热闹。接着,作者说“此山更不及承平”,意思是与这座山相比,和平安定的时代更为重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宁的渴望,将寺庙和社会的安宁做了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寺庙内的景象。作者说“全无枯客开囊施”,意指寺庙内没有贫困的僧人,没有人在行乞。然而,“犹有残灯逐钵行”,表明仍有僧人在黄昏时分端着钵灯行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感觉。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如“晋殿唐宫牛一梦”和“黄书晁篆鼓掌鸣”。这些典故和符号暗示了寺庙中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整个诗词充满了历史的氛围。

最后一句“摩挲古柳成三叹,岁岁东风绿自荣”,描述了作者对寺庙中古老的柳树的感慨。这句诗将柳树与东风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岁月更迭、自然生长的美好。整首诗词以芜湖吉祥寺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历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和平、繁荣和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重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寺庙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思。同时,借助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的引用,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韵味,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诗词推荐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扫去妖氛俗,沐以

惊蝉移古柳,斗雀堕寒庭。

一年荒宿敬亭岚,世路如今亦颇谙。鸦带夕阳来舍北,雁传秋信到江南。王曾素志非温饱,毛义微名为旨甘。料得倚门凝望切,东风何日拥归骖。

雨后斜阳未见晴,晓看红日报空明。笋舆十里宣溪路,划地浓云脚里行。

不惑之年,心宜不动。常思玉*金枷重。无常一著可伤悲,悟时速把良缘种。鄙了惺惺,装成懵懂。修完内貌频看供。功成行满去朝元,瑞云

司马家儿持酒杯,天星亦下浇崔嵬。当时若便效牛饮,定有孟津师旅来。

风动飞E648迎晓霁。银海光浮,宴启群仙会。骑省流芳谁可继。尊前看取连枝贵。华发衰翁羞晚岁。未报皇恩,尚忝专城寄。酒入愁肠应易醉。已拚一醉酬君意。

敷坐同残衲,题轩欠此君。(山谷有题元上人此君之作)邻园闲倚杖,溪水自成文。怀旧悬灭壤,飞吟破海云。寒阳辉几榻,鹤唳已能分。

淡日微舒又急收,兜罗绵隔紫灯球。更将数点无声雨,不湿人衣却湿头。

杨柳清明近,梨花气候寒。谁家争蹴踘,客子泪阑干。茇舍凤栖小,芹泥燕子宽。西湖吾旧梦,见说不堪看。

扶疎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携筇登绝巘,朝爽薄危栏。乘胜移杯爵,凭高忆羽翰。泉声穿石响,树色入秋寒。对酒频长望,心同渤澥宽。

丞相园林景物繁,花亭那更得跻攀。平看溪上千寻来,不数需志万垒山。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醉酣欲问刘公客,百尺楼中亦汗颜。

地据九江汇,天教五老看。孤标横碧落,百里见青峦。星斗光堪摘,烟霞秀可餐。何时谢人事,膏秣以从盘。

圣处分明世鲜知,古人岂是异肝脾。谓鳌可钓无传法,视虱如轮有悟时。老子梦中还说梦,郎君诗外试求诗。向来柱立埋腰雪,妙在心通不在师。

星星冷炬拂云堆,夜踏偏桥半欲摧。人队似猿穿岭去,犬声如豹透林来。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潢石盂。净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

秋风绕衰柳,远客闻雨声。重兹阻良夕,孤坐唯积诚。果枉移疾咏,中含嘉虑明。洗涤烦浊尽,视听昭旷生。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达人不宝药,所保在闲情。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