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歌词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
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
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
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
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作品评述

《蹋歌词》是唐代崔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细致描写彩女与仙姬的美丽景象,以及她们的歌舞和华美的服饰,展现了舞蹈的欢乐与灵动。诗词描绘了一幅华贵、繁华的场景,充满了豪华和色彩。

诗词中的“彩女”和“仙姬”分别代表了舞女和歌女,她们迎接金屋和出自画堂,象征着高贵和美丽。彩女的袖子是用鸳鸯绣成的,仙姬的衣服上贴着翡翠花黄,彩女和仙姬的美丽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起来。她们的歌声舞蹈伴随着分行,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动感。

诗词中的庭院中的花朵渐渐凋谢,而楼前的人已倒下,表达了夜晚渐渐过去,而人们的欢乐依然持续的意象。金壶的盖子敲响,代表着夜晚的尽头,罗袖轻舞,轻盈而寒冷。乐声和笑声表达了愉悦和欢乐的情绪,但时间已经接近天明,欢乐即将结束。

这首诗词以鲜艳、华贵的画面描绘了夜晚的欢乐场景,展示了繁华美丽、流光溢彩的世界。诗人通过描述彩女和仙姬的美丽,以及歌舞的欢乐和艳色,刻画出了繁华世界中的欢乐和短暂的美好。诗词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和短暂的意识,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突出了欢乐的短暂性和珍贵性。

作者介绍

崔液,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字润甫,乳名海子。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唐代状元。及第时间无考。约在先天元年(712)以前某年。

诗词推荐

北暴东顽,纳款慕义争来。日新君德更明哉。歌咏载衢街。清宁海宇无馀事,乐与民同燕春台。一年一度上元回。愿醉万年杯。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久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兴言民父恩犹在,何故年来尽不如。清节苦於为士日,归装轻似到官初。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疎。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环翠阁边无点埃,尽收清致助吟才。溪头月落渔烟散,岸口城低野色来。斜槛半依秋树出,小窗知为北山开。沙禽古水閒相趁,悮入疏帘静却回。

渐入云霄径,清气逼人寒。欲学长生诀,先过此重坛。无屋堪竚足,有地可藏丹。遥瞻深锁处,时见绕飞鸾。

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丹心欲共灯花结,白发偏随漏水长。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寒鸦莫更啼金井,衰病能堪几断肠。

使君新筑北城隈,举酒标名绣斧来。一览江山因胜地,四时图画自天开。坐令宋史空盘礴,岂有并刀解翦裁。暇日莫辞频领客,年丰无事好衔杯。

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

静答光阴转法华,生涯更藉菊为家。山园隔树翻秋雨,石迳萦池浴晚霞。学凤尾翘无限草,似鸡冠样不胜花。萧槮安得诸王谢,竹下清谭煮露芽。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黄菊已过晚,濁醪徒满瓯。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应俗敢辞疾,冲风宁小驱。聊为一日役,不惮百金躯。雪路无行迹,冰枝有落乌。寒门闭萧瑟,穷里听唏吁。

为觅梢头一点酸,缥枝红萼谩阑干。东君已误当时约,犹敛幽芳待岁寒。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桥上游人度镜光,五花殿裹奏笙簧。日曛未放龙舟泊,中使传宣趣郓王。

儿有掌中杯但把,归期苦苦催奕世。衣冠仍上第公台,元自诗书裹面来。秋色为渠开先我,梁世马首回猿鹤。莫轻窥蕙帐惊猜,苔步归休亦乐哉。

东西南北水茫茫,无角铁牛入海藏。千眼大悲寻不见,倒骑佛殿入僧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