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永丰道中

云断山如拭,秋明水剧虚。
湿烟蒙翠竹,瞑雨濯红蕖。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何须访摩诘,便是辋川图。

作品评述

《发永丰道中》是宋代李处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断山如拭,秋明水剧虚。
湿烟蒙翠竹,瞑雨濯红蕖。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何须访摩诘,便是辋川图。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永丰道中的描写,展现了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美。作者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色的壮美与宁静,以及人们淳朴的生活和宁静的心境。

赏析:
诗词的第一句“云断山如拭,秋明水剧虚”,通过云断山景与秋明水景的对比,表达了山水之间的清晰和虚幻感。诗词中的“云断山如拭”形象地描述了云雾散开后山峦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明亮之感。而“秋明水剧虚”则描绘了秋日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致,给人以虚幻奇幻之感。

接着,诗词描绘了“湿烟蒙翠竹,瞑雨濯红蕖”。这两句通过描绘竹林和红蕖花受雨水滋润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蓬勃。湿润的烟雾笼罩着青翠的竹林,雨水洗净了红蕖花,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受。

诗词的后半部分“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何须访摩诘,便是辋川图”,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简朴茅舍和精美的瓷甖。这反映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厌倦。最后两句“何须访摩诘,便是辋川图”,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在这样宁静自然的环境中,已经能够体验到人世间的美好,不需要再去追求其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宁静、淳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烦扰纷扰世俗的厌倦。同时,通过对山、水、竹、花等景物的描绘,诗中充满了鲜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宁静的感受。

诗词推荐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双柳垂鬟别样梳,醉来马上倩人扶。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珠帘看固姑。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罗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谈乱浊清。粉面青蝇麾不去,到头白黑自分明。

一从朱履步金台,蘖苦冰寒奉上台。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

新雨霁。开遍满园桃李。波暖池塘风细细。一双花鸭戏。唤起春融睡美。扶醉宿妆慵理。移步避人花影里。绣裙低窣地。

闻尔闲於琴,寝处未尝辍。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嘉荐有典,至诚莫骞。画梁云亘,雕俎星连。乐器周列,礼容备宣。依稀如在,若未宾天。

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佳所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八窗唯一色,穉子诧天花。不稔已多岁,无寒能几家。山川增古老,宇宙顿奢华。冻坐无他事,呼松自煮茶。

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

朝立寒溪东,暮立寒溪西。一到神顿领,熟视眼更迷。水光不见水,但见青天无表裹。天光不见天,但见一片清烟涵无边。水中有天天不湿,天中有水水不入。天耶水耶堕渺茫,只是天光与水光。月来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月去水天中,水天锁月如不锁。明月不来不去时,琉璃泡中珠中

韦布名犹盛,诗书不负人。每过临水宅,长想钓鱼身。思苦诗难和,岁寒交始真。乃翁怜病久,余病复兼贫。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甚今年、容貌八十岁,见底道、才十八。莫献寿星香烛。莫祝灵龟椿鹤。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去郭六十里,闲游避世譁。不将仙鹤伴,还用白牛车。草木隐君宅,香灯古佛家。几多吟景致,无限笔光华。泉想寻新眼,茶应发嫩芽。遥知碧岩上,举手拂烟霞。

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

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宁为一区计,不使九州平。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