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五)刘丽华》
拼音和注音
xiǎo bì kōng hóu gē yòu ch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箜篌: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通波亭畔风日清,会稽王子愁经行。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
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宛转。羞相见。
月白风清人婉娈。洛灵罗袜来波面。
良夜随郎游衍。小婢箜篌歌又颤。徙倚春流都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