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台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作品评述

诗词《司天台》是唐代李山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君王登上司天台观天象的情景,表达了对天象变化的敬畏之情。

译文: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诗意:
诗人通过描述君王站在司天台,透过水镜来观察天象的景象,表达了对天象的敬畏之情。太史们只知道不时呈献祥瑞,但是人们无法预防天灾。诗中提到历史上景公的善行使星回退,汉武帝因为推崇忠诚而使朝廷祥瑞频现。诗人在最后问道,为什么在这个光景之下,官员们却对此毫不关心,天上的好天良月被司天台锁住。

赏析:
《司天台》通过描绘司天台观天象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对天象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景色描写简洁而形象,通过对太史只知瑞兆而无法预防灾祸的刻画,表达了人们面对天灾时的无助与无计可施。诗人通过历史上景公和汉武帝的例子,探讨了政治中忠诚和善行的作用,暗示了人们对天灾的无奈和对政治的不满。最后一句诗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了司天台上的美景和官员们的冷漠,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冲突。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直截了当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天象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敏感。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诗词推荐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走马街南百亩池,碧莲花影倒参差。偶同人去红尘外,正值僧归落照时。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

了了八阵碛,巍巍三峡堂。竹枝歌感慨,曲米醉淋浪。今古英雄思,风流翰墨场。公行秋水落,稳稳上瞿唐。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

不见生公四十秋,中间多少别离愁。重逢宁用伤头白,难得相看尽白头。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

杏艳桃光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汉苑花。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光悬相印拥朱牙。况值边庭闲暇。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诏黄新湿字如鸦。明日天庭飞下。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南风之薰兮琴无弦,北风其凉兮诗无传。云之汉兮水之渊,佳哉斯人兮水云之仙。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香永味自真,不与余品同。悠然泊莫留,归来隐疎钟。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落硙快先啜,鼓复欣策功。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酌此差自慰,思君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令节传千古,休祥属圣时。炎图如日永,赫赫照华夷。

初寮文律冠中京,晚岁深严三折肱。清处月中仍聚雪,高时风里政抟鹏。家声不坠推王粲,句法能传有杜陵。剩作诗文追汉魏,非公谁不阏溪藤。

烟村三月雨,物物皆相许。只欠自承当,显露堂堂底。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觜。主人赫然怒,我爱尔何毁。弹射出穷山,群鸟亦相喜。啁呼弄好音,自谓得天理。哀哉彼鴷禽,吻血徒为尔。鹰鸇不博击,狐兔纵横起。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

天台三万丈,华顶入穹苍。片石群魔慑,千年古寺荒。树枯頳菌出,僧老白眉长。极目沧溟际,烟波更渺茫。

带雨和烟未可名,春风处处不胜情。于今南浦知多少,都向王孙去后生。

绝嗤梁梦误金瓯,又叹祁征困木牛。只藉人才作元气,闻公安健百无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