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枸杞

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
今兹七十年,巨干何忻荣。
偶以遗樵薪,遂有嘉树名。
雨露养秋实,错落丹乳明。
细蔓如牵牛,半枯犹络索。
晚叶已老硬,不堪芼吾羹。
根大多灵异,岁久精气成。
为取入刀圭,颓颠扫霜茎。

作品评述

慈恩寺枸杞中文译文:
枸杞最初微小,短枝如棘生。如今已过七十年,它的巨干何其繁荣。偶然被遗留的柴薪,竟使它得到美好的名声。雨露滋养下,它的果实红艳如丹乳,错落有致地闪烁光明。细蔓像牵牛花一般,虽然半枯但仍然纠缠不休。晚期的叶子已经老硬,无法再成为食物。它的根部多是神奇的,多年来积累了浓郁的精气。为了取其药用价值,我将它割下,颓废地扫除霜茎。

《慈恩寺枸杞》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枸杞的生长过程,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起初微小的枸杞植物,经过七十年的成长,如今已变得茂盛繁荣。作者以枸杞为象征,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尽管它曾被遗忘,但却因为一根被偶然遗留的柴薪,获得了荣耀和美名。这是一种对于偶然和命运的思考。

诗中还描绘了枸杞的美丽和生命力。雨露的滋润使得枸杞结出红艳的果实,它们像丹乳一样明亮动人。枸杞的蔓藤细长,像牵牛花般纠缠不休,生命力顽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枸杞的叶子逐渐老化变硬,不再适合食用。这里也许可以引申为人生的老去和衰朽,以及岁月对事物的冲刷和消磨。

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将枸杞割下的场景,颓废地扫除霜茎,以取其药用价值。这显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剥夺,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的割舍和牺牲。

《慈恩寺枸杞》通过对枸杞生命的描绘,折射出时间流转、生命坚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以枸杞为媒介,通过微小而富有意象的细节,表达了人生百态和自然界的变幻。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唤起读者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敏感洞察力。

诗词推荐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

先生高义薄层穹,解使池庭化泮宫。应笑兰亭旧豪逸,溪山千古寂寥中。

独学苦无友,年来愧广文。怀贤歌伐木,忆别赋停云。病后少出户,梦中多见君。盍簪须有日,却与共论文。

百岁休论七十稀,羡君林壤得熙怡。赋归已久同元亭,至乐真能慕启期。一壑过人聊自足,万钟于我亦何思。故应不羡纡朱贵,带索行歌世未知。

莒溪环翠入瓢湖,古木云庄即旧居。每种秫田秋酿酒,剩收桐子夜观书。雪晴度岭闲骑犊,客至沿溪旋打鱼。老我尘中无隐处,借君余地着茅庐。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开岁忽八十,古来应更稀。我存人尽死,今是昨皆非。爱酒陶元亮,还乡丁令威。目前寻故物,惟有钓鱼矶。

甚宠无如使北行,曾同万里听边声。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缠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袱。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老人日夜衰,卧起常在背。窗间一编书,终日圣贤对。东皋客输米,粲粲珠出碓;南山僧饷茶,细细雪落磑;吾儿亦解事,稀甲自鉏菜。一饥既退舍,百念皆卷旆。闲身去俗远,澄念与道会。宿痾走二竖,美睡造三昧。挂冠反布韦,上印谢银艾。庭中石苍然,此客真度外。

高车驷马笑鸡栖,亦笑糟糟与汨泥。鲁酒得间聊复饮,晋舆投老偶然题。春冰自水收新悟,雨矢无乡悔旧迷。尚有平生山水癖,未妨游戏向京西。

法华灵应著当年,今古何曾有间然。不见后身房次律,却因和璞记前缘。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清镜促愁容。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奸罔纷纷不为明,有心天下共无成。空令执笔螭头者,日记君臣口舌争。

固陵城下两龙争,不见齐王来会兵。勒取河山新分地,项王之后到韩彭。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功赫庶物,光被广轮。几方索乡,咸秩群神。灵游来下,户此明福。

记得年时灶不烟,土仓今番绕门边。已占此后无忧色,绿遍村前菜麦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