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范蠡张良当日悟。
得宠还惊,防患寻归路。
若恋功名尖险处。
如何却得蓬庄住。
或问扶风缘甚去。
京兆风仙,远远亲来度。
便觉灵明常有主。

作品评述

《凤栖梧》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范蠡和张良的故事,表达了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主题。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范蠡和张良当日悟,
得宠还惊,防患寻归路。
若恋功名尖险处,
如何却得蓬庄住。
或问扶风缘甚去,
京兆风仙,远远亲来度。
便觉灵明常有主。

诗意和赏析:
《凤栖梧》通过范蠡和张良的故事,探讨了人生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价值。诗词的开篇表达了范蠡和张良在某个历史时刻共同觉悟的情景,他们意识到在得到皇帝的宠爱之后也要警惕危险,寻找回归本心的道路。

诗中提到范蠡和张良恋着功名,但他们明白功名背后隐藏着尖锐的危险。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深思熟虑,呼唤人们不要被表面的荣耀所迷惑,要时刻保持警惕,选择正确的道路。

"蓬庄"指的是简朴的居所,这里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自由。诗中表达了范蠡和张良渴望远离功名利禄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下文提到扶风和京兆,这是指范蠡和张良的出生地和归宿地。"风仙"指的是范蠡和张良,他们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品质。这里表达了他们的亲近感,无论身在何处,他们的精神与他们的家乡始终相连。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范蠡和张良的赞颂和敬仰。诗人认为他们具有清晰的洞察力和明确的主张,他们的行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总体而言,马钰的《凤栖梧》通过范蠡和张良的故事,引发了对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思考。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表达了他对追求内心真理和自由的敬仰和赞颂。这首诗词给予读者一种启迪,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的核心价值。

诗词推荐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凤栖梧

史君平昔慕玄清,一到祠堂意一新。户外黄冠应指点,公应便是谪仙人。

凤栖梧

萧条寒日晏,凄惨别魂惊。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

凤栖梧

不寄来南录,但传多景诗。长安分袂后,湘水寄书时。我欲归三径,君方闻四驰。未知回首地,宁有盍簪期。

凤栖梧

死别生难见,生离死会逢。休凭海山信,浪觅少翁容。春院无新迹,罗衣有旧缝。昨朝桃李艳,今日绿阴重。

凤栖梧

石火相饶。电里光烧。百年恰似水中泡。一灭一生何太速,风烛时烧。公等在浮嚣。悟取虚韶。福油好把福灯挑。光焰长生明又朗,返照芝苗

凤栖梧

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耕。宦途不似农家乐,东作西成过此生。

凤栖梧

武库精兵接混茫,挥犀余论意何长。丹台此日归仙籍,紫极他年记道场。暂别鬓毛浑老大,再来风月愈凄凉。不须陨涕悲邻笛,亦对松筠为感伤。

凤栖梧

室明室暗两相宜,方寸长存不可欺。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常畏自家知。

凤栖梧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凤栖梧

明发山溪一雨余,昨来暑气半分无。何人道是三衢远,桂起东风十幅蒲。

凤栖梧

日薄霜清水见沙,水边偶到野人家。满阶风叶浑慵扫,为爱深红似落花。

凤栖梧

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泊舟古观下,卧听山鸟声。行乐惬幽步,访僧舒远情。仙翁遯世久,岩壑自峥嵘。丹灶颇可识,故基犹未平。何当遯世网,来此饭黄精。

凤栖梧

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缿筒。三十六峰吟更笔,只将无事过年丰。

凤栖梧

过了烧灯,杨柳外、无边春色。庆初度、香浮东阁,瑞呈南极。翰墨场中推老手,曾魁多士催勍敌。到而今、官簿在天台,神仙籍。和月倚,南坡石。滴露点,床头易。看白头红颊,目光摇碧、富贵康强仍有子,人生似此应难得。更摩挲、铜狄说当年,真消息。

凤栖梧

剩喜壶中江是天,诛茆结屋竹梅边。伴人有意一泓砚,笑我无缘二顷田。半醉半醒知酒圣,非空非色司僧禅。门前青嶂浑如画,云去云来树倚巅。

凤栖梧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凤栖梧

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高松。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

凤栖梧

铁庵同队亦同庚,鹏鷃}逍遥各问程。渠梦南柯曾富贵,君归西洛作耆英。戴花未肯疏刘监,起蕝终当致鲁生。须向乘除验天理,莫将夕秀博朝荣。

凤栖梧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蟲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凤栖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