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怅望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作品评述

《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是南北朝时期谢朓创作的一首诗。诗的译文为:黄昏下纷杂声,日晚未能安宁。落日余清凉,高枕卧在东窗下。寒槐的枝叶逐渐收束,秋菊的花束行当手中把。借问何时才能回家,凉风里怀念北方的马。已经伤感离别的旅客,又想起离乡之人。我的情感并不多,并且笔墨也不富裕。既然缺乏琅邪政治的支持,选择在洛阳社交放松身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日时分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样的时刻下的思考与感慨。黄昏时的喧嚣声与夜晚的宁静形成对比,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

诗中的寒槐和秋菊是作者对于自己境遇的隐喻。寒槐的枝叶收束,意味着诗人的思绪开始收敛,可能是因为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黑夜的寒冷。秋菊行当把,表示诗人抱着这些秋菊作为发泄情感的依托。

诗中的凉风怀朔马是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希望早日回家,思念家乡的事物,尤其是北方的马,体现了他对故乡人和事的眷恋。

诗中的归暮客和离居者是描述了诗人的身份,他们在离家的旅程中伤感已久,又时常想起离乡的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情感简单,但思考复杂的心态。他既没有丰富的情感,也没有充足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缺乏政治的支持,诗人选择暂时放松身心,享受洛阳的社交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黄昏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内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孤独、遗憾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诗词推荐

终古郁岧峣,东南此撑柱。当时若更高,恐碍日月路。

悲愤

生平不射猎,麋鹿随我游。入山复不深,未闻虎豹愁。今将弃诗书,买刀系马头。筋力虽不强,臂后矢可抽。雁雉宿高岗,狐兔穴深丘。将令飞走惊,一洗诸生羞。

悲愤

一冬飞雪又将春,能报牛丰不救贫。我亦曾闻散花手,不知天女意何勤。

悲愤

堂下新年见草芽,惊心强起探年华。柳呈雪后青苍干,梅破风前一雨花。绰约风光新物态,哉培园沼好生涯。奔驰世路吾何有,一到林塘一叹嗟。

悲愤

公家如许如昆仲,不数河东旧三凤。床敷对语无限春,檐滴关愁不成梦。马援看鸢始回头,知机恐不似少游。看鸢机落听雨下,虽悟已输公一筹。

悲愤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牋著句写清愁。

悲愤

叹光阴,如流水。区区终日,枉用心机。辞是非,绝名利,笔砚诗书为活计。乐齑盐稚子山妻。茅舍数间,田园二顷,归去来兮!

悲愤

奸老革天下,宁有多许贼?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君不见江都城外人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悲愤

莫予我食,食于公庾。我归遭雨,我不以为苦也。

悲愤

紫兰黄菊园丁送,亦有邻翁送酒来。何忽于斯须煮药,不然夫岂怯衔杯。登高朋友空相见,抱病情怀未易开。过了重阳更堪醉,霜天螃蟹小春梅。

悲愤

将军久已归黄壤,江妇如何未黑头。若使将军知此意,素缣蒙首也应休。

悲愤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悲愤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悲愤

紫髯年少奉恩初,直阁将军尽不如。酒后引兵围百草,风前驻旆领边书。宅将公主同时赐,官与中郎共日除。大笑鲁儒年四十,腰间犹未识金鱼。

悲愤

形泰神劳极,心非貌敬多。甘从道左避,肯羡马前呵。雪屋听儿读,花房顾妾歌。同声不同调,末后看如何。

悲愤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悲愤

船满琴书与酒杯,清湘影里片帆开。人归南国乡园去,雁逐西风日夜来。天势渐低分海树,山程欲尽见城台。此身未别江边寺,犹看星郎奉诏回。

悲愤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悲愤

涪州一别十年强,君自游行几退藏。好是金颜无佛处,却来铁面坐禅床。

悲愤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悲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