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词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作品评述

《端午帖子词》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时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微风轻拂宫殿阁楼,清凉的气息弥漫在皇城之中。
The gentle breeze fills the palaces and halls, bringing a slight coolness to the imperial capital.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问及百姓的忧愁,南风却无法解除。
I inquire about the people's discontent, but the southern wind cannot alleviate it.

诗意:
《端午帖子词》通过描绘端午节时的微凉风景和人们的不满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诗中的微凉风景和无法解愠的南风都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和人们的苦难。苏轼通过这首诗词,呼吁社会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希望能够解决人们的痛苦。

赏析:
《端午帖子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微凉的生殿阁和习习的南风烘托出百姓的不满和社会的问题。作者通过寥寥数语,抒发了对百姓困境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略带凄凉的景象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关爱。

总之,苏轼的《端午帖子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时的微凉景象和人们的不满心情,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首诗词使人们在赏析的过程中,思考社会问题并关注人民疾苦,体现了苏轼作品中关心民生的主题。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于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烟升玉帛。气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晰。翼翼虔心。明明上彻。

昔是诗狂客,今为酒病夫。强吟翻怅望,纵醉不欢娱。鬓发三分白,交亲一半无。郢城君莫厌,犹校近京都。

残漏冬冬急,明星磊磊高。一从安枕卧,无复揽衣劳。熨斗生晨火,熏笼覆縕袍。一杯山药酒,红日满亭皋。

堪叹犊儿堪叹牛。若还省我语,是同流。性如灯烛命如油。相滋引,明焰出山头。照破一齐休。前程除险路,没深沟。这回与你说根由。成功行,蓬岛永无忧。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欲招千载魂,斯文

不趁常参久,安眼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适往言犹是,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翅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此雨不易得,有秋端可期。微官如饱饭,余事亦穷诗。鸡远村场听,鸠深客路疑。是身真已老,何事此长羁。

射阳三万家,莫贵徐公门。谁能拜床前,况乃共酒尊。惟此酒中趣,难为醒者论。盗卧月皎皎,鸡鸣雨昏昏。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沙头暮黄鹄,失侣自哀号。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四顾尽皋壤,此山何可无。翠岚侵户牖,瘦石出江湖。灵运谩着屐,宗文空画图。钓鳌真有力,移得一蓬壶。

平湖遶舍山无盗,官事长闲俸有金。安得终身为御寇,不辞儿女作吴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