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监簿

品彙不自适,善政还可寻。
县楼清夜上,岛月思云侵。
谁有古菱花,照此真宰心。

作品评述

《和范监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重显。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善政的向往和对理想治理的期许。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品彙不自适,
善政还可寻。
县楼清夜上,
岛月思云侵。
谁有古菱花,
照此真宰心。

诗意:
这个世界的秩序并不自然,但是善政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寻找之中。在静谧的县楼上,皎洁的月光思念着被云彩遮挡的星辰。如果有人拥有古老的菱花,它将照亮真正善治者的内心。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善政的渴望和对社会秩序的关注。诗人通过描写县楼上的宁静夜晚和被云层遮挡的月亮,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月光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理想和希望。诗人希望有善治者能够以古菱花的光芒般的智慧,照亮人们内心的真实意愿,实现善政的目标。

诗中的"品彙不自适"表明了现实社会的混乱和不完善,但是诗人依然坚信善政的存在,并呼吁人们寻找和追求善治的可能性。县楼的清夜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净化的感觉,与善政的愿景相呼应。同时,月亮的形象也增添了一丝浪漫和诗意,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想象力。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释重显表达了对于善政的向往和对社会秩序的思考。他鼓励人们寻找并实现善治,以创造一个更加理想和和谐的社会。

诗词推荐

春日迟迟,柳丝金淡东风软。绿娇红浅。帘幕飞新燕。玉帐优游,赢得花间宴。香尘远。暂停歌扇。□醉深深院。

远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楼尽一杯。谢守已随征诏入,鲁儒犹逐断蓬来。地寒谩忆移暄手,时急方须济世才。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忘未然灰。

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监。

词章敏妙,临觞得纸,下笔不能自休。去岁收灯后,过扬於郑氏山亭,酣觞赋诗,最为快适。自此仆遂东来,比得其诗,颇道当时风味,戏作越调乱山空翠寻人,短松路转风亭小。论文把酒,灯残月淡,春风最早。星斗撑肠,雾云翻纸,词源倾倒。自骑鲸人去,流年四百,知此乐、人间少。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海雁桥边春苦。几见落花飞絮。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凝伫。凝伫。十顷荷花风雨。

情怀渺渺。客舍天将晓。百虑攻心浑未了。不似漫郎多少。人生傀儡棚中。此行那计西东。指日云泥超异,重占口角春风。

耆艾何须比龟鹤,高深岂止如川岳。但祈公永辄萝图,常诵缉熙比帝学。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秋堂掞虚寒,晚竹引深翠。暝然孤灯坐,兴与一壶对。天冷霜满襟,露饮月窥醉。曲尽别意深,相看发长喟。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惯是洛滨要解珮,本是河间好数钱。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满谷松风枕石眠,中原战血又成川。但思秦铸铜人日,不记齐成柏寝年。大药一炉暾晚日,孤桐三尺写秋泉。何妨狂舞旗亭下,乞与人间画醉僊。

三真驾鹤朝上清,金童前导双霓旌。去如抟风不复返,至今雾雨愁青冥。空山楼观才烟霭,山根水作青罗带。道人绿发映方瞳,呼吸岚光餐沆瀣。瀛洲有路接蓬壶,欲往从这无飞车。白浪如山海风恶,此时目断空愁予。何发散发一堂上,水色山容相荡漾。赋诗把酒弄清晖,酒入奇胸诗益壮。

甸外山川无越国,依稀只似剑门西。镜中叠浪摇星斗,城上繁花咽鼓鼙。断臂青猿啼玉笥,成行白鸟下耶溪。此中曾是同游处,迢递寻君梦不迷。

取土虽多术,知人在片谈。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卢山。

早缘官事坐儿痴,晚悟骚人赋汨泥。耐病久闲金腰褭,扶衰时近玉东西。词场尚友心终在,诗力逢君价自低。欲试成风须妙质,莫怀章甫问雕题。

春风恰恰破桃李,池馆无人一径深。鸥刷断翎翻水面,蝶抛残粉去花心。诗怀搅我丹颜破,节物催人白发侵。流水伯牙今已矣,世间那复有知音。

老生日日困盐齑,异味棕鱼与楮鸡。敢望槎头分缩项,况当霜後得团脐。堪怜妄出缘香饵,尚想横行向草泥。东崦夜来梅已动,一樽芳酝径须携。

佩萸囊菊陟崔嵬,世俗想传有自来。雇我此身强健在,不消囊佩亦无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