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龙行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攲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作品评述

《起伏龙行》

何年白竹千钧弩,
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
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
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
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攲苍石拥岩窦,
下应清河通水府。
眼光作电走金蛇,
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
左右羲轩诏神禹。
尔来怀宝但贪眠,
满腹雷霆瘖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
倒卷黄河作飞雨。
嗟我岂乐斗两雄,
有事径须烦一怒。

中文译文:
几年前曾用百万斤重的白竹制作的巨弩,
射杀了南山上的雪毛虎。
至今它的头骨上还带着霜冻牙齿,
仍然是四海毛虫的祖先。
东方已经长时间干旱,千里上下都是赤土,
三月行人嘴里喷出泥土。
碧潭靠近古城的东边,
那里居住着神灵,谁敢侮辱?
向上攀爬苍石,掩映在岩洞中,
向下奔流清河通往水府。
眼神闪动如电,迅速游走像金蛇,
鼻息如云,升腾如烟雾。
当年我曾肩负着圣图,传达皇帝的命令,
左右羲轩诏示神禹。
你如今却只顾怀抱宝贝,贪图安睡,
心中充满雷霆,但又默不吐声。
赤龙和白虎将在明天交战,
翻卷黄河成为飞雨。
唉,我怎能乐于斗争两雄,
有事发生时只需要懊恼一次。

诗意与赏析:
《起伏龙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神秘事物的崇拜。

诗人以白竹制作的千钧弩射杀南山的雪毛虎为开场,展示了自己的英勇和力量。诗中描绘了东方干旱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大地干涸的景象。碧潭的神灵象征着神秘与威严,诗人表示不容侮辱。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写方式,描述了苍石拥岩窦以及清河通水府,展示了自然界的庞大和神奇。

诗人将目光作为电,鼻息作为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威严和力量。诗人回忆起曾肩负圣图,传达皇帝命令的时刻,表达了自己曾有过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

最后两句“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意味着诗人并不希望争斗和战争,只希望面对困难时只需要一次愤怒、懊恼即可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描写神奇的形象和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诗歌中揭示了作者对权力的渴望与倦怠,并表现出作者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分秋半月华圆,玉碾无声静转旋。月桂从攀由我捷,嫦娥不解是谁先。

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料恨满、幽苑离宫。正愁黯文通。秋浓。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两凝_,壮怀立尽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翠翘花艾年时昨。斗新五采同心索。含笑祝千秋。长眉如莫愁。流光旋磨蚁。换调重拈起。深院竹和丝。皱红裁舞衣。

丁侯袖诗来,容年娲皇弦。咀嚼冰齿颊,如漱锡谷泉。露花有余姿,风漪自成纹。中含班傅香,夐绝郊岛寒。汗流竟后尘,何有一字难。明月堕我侧,盥诵喜欲颠。因君念漂零,挽仰追昔年。门间半面初,堤柳嘶晚蝉。寒里机不停,奔骛履欲穿。客舍此相遇,把酒霜鸿天。男儿气干霄,犹受

万竹林端满树春,略无一点世间尘。年年相见年年好,转觉梅花是故人。

马上乘秋欲建勋,飞狐夜斗出师频。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

忠勤王室展宏谟,政事朝堂赖秉扶。解职暂酬卿所志,休教一念远皇都。

玄驹不可絷,若象宁无端。南柯二十载,梦觉指一弹。谁云丘垤微,转觉天地宽。

瑶册玉宝,烂然瑞辉。旁翼绛节,上承紫微。璆鸣朝佩,徐出赤扉。登进坤极,益彰典徽。

昔荷蒙恬惠,寻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处觅银钩。学问从君有,诗书自我传。须知王逸少,名价动千年。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龙蛇运八行。惆怅江生不相赏,应缘自负好文章。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两眼相逐走不歇,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鬼,名曰结璘与

返照开巫峡,寒空半有无。已低鱼复暗,不尽白盐孤。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牛羊识僮仆,既夕应传呼。

于穆君臣。君臣和以肃。关王道。定天保。乐均灵囿。宴同在镐。前庭悬鼓钟。左右列笙镛。缨佩俯仰。有则修礼容。翔振鹭。骋羣龙。隆周何足拟。远与唐比踪。

公子申敬爱,携朋玩物华。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锺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兹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晚惟道武揽英雄,辽东之晁同兴起。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晁未议张与李。

不图闻达老何求,久矣甘为农服畴。晚岁但知书甲子,希年徒自富春秋。作朋何敢班耆父,招隐犹堪共钓游。寄语纷纷朝市客,狐裘未秘似羊裘。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压笛作蝉声。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细清。萍散人生何可料,婵娟千里共交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