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为寻真面到庐山,漫似坡仙与谪仙。
天下纷纷竞智巧,不知何处觅秋天。

作品评述

《登山》

朝代:近代
作者:曾琦

为寻真面到庐山,
漫似坡仙与谪仙。
天下纷纷竞智巧,
不知何处觅秋天。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登上庐山,寻觅真面貌,
仿佛置身仙山之中。
世间人们纷纷争相炫耀智慧巧思,
却不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秋天的踪迹。

诗意和赏析:
《登山》是近代诗人曾琦的作品。诗人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真实和秋天的追求。庐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被誉为“人间仙境”,象征着美丽和神奇。诗人通过登山来寻找真实的面貌,表达了对真相的渴望。

诗中提到“漫似坡仙与谪仙”,坡仙和谪仙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借用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强调了庐山的神奇和令人陶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天下纷纷竞智巧,不知何处觅秋天”,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诗人观察到世间人们纷纷争相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巧思,却忽略了寻找和欣赏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诗中的“秋天”象征着自然的纯真和美好,但人们却迷失在功利和浮华中,不知道如何寻找到真正的美和宁静。

整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真实和纯美的向往。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功利和炫耀,去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这首诗词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追求真善美,反思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主义,表达了对纯真与美好的向往。

诗词推荐

春醪欲冰木欲折,急雨风吹不成雪。玉妃夜堕广寒宫,开作寒花赛清绝。未须千树插山巅,且要几枝横水边。暗香疎影尚无恙,凭谁唤起西湖仙。不妨琢句更驰送,一洗十年尘土梦。铁心元不为渠回,眼底珠玑聊簸弄。

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那个髇儿射雁落,白毛空里乱纷纷。

野泊岁云暮,念归期正赊。津童为过客,商舶是邻家。雪密鱼依罧,潮回蚌委沙。南州人健否,不寄早梅华。

不向杯中觅圣贤,独於山水意悠然。相门事业方传世,官路升沉祗信缘。万卷图书资博约,九衢车马任颠连。翠微卜宅须相近,且住蓬壶小有天。

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忽闻人扣门,手把蟠桃枝。问我此蟠桃,缘何结子迟。但笑不复答,问者当自推。振衣向河朔,河朔人伟奇。以兹不答意,迟子北归时。

船尾寒风不满旗,江边丛祠常掩扉。行人畏虎少晨起,舟子捕鱼多夜归。茆叶翻翻带宿雨,苇花漠漠弄斜晖。伤心到处闻堪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达磨西来未足夸,少林捏目强生花。得皮得髓徒分别,妙在圆明本不差。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浮客时相见,霜凋朱翠颜。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风骚,六联文墨曹。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化识从臣谣,人推仙阁吏。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孙简下威凤,系霜琼玉枝。

李侯气爽常清凉,上奉慈亲发垂霜。弟兄如凤皆翱翔,秋吟胡为惨中肠。白云孤飞客他乡,然此王事游有方。晏嫂老丑胜空房,我独熊胆念莫忘。已无针线在衣裳,岁岁临风感清商。侯门忠义庆绵长,象轴金花当满床。板舆欢爱未渠央,倚门亦莫苦相望,枢密将春丰岐梁。

瀑秩秩而可闻,山靡靡而旁绕。待皓月于台端,睇明河于木杪。

高平处士节尤孤,门掩江边径欲芜。诗好未窥新岁集,酒醇犹忆去年壶。

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携手步虚庭,履遍沙界雪。疏林寂无声,细虫吟自切。浩荡天宇开,虚襟共明洁。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呼月出云头。问渠能饮不。笑人间、元自无愁。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四十曳青袍,功名晚未遭。贤人固难进,小邑且徒劳。秦俗讴谣口,雍州形势豪。凭君怀古意,一一寄风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